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黄山中学2014-2015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解析.docVIP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黄山中学2014-2015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黄山中学2014-2015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解析

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2014.12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3. 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只上交答题纸,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哂笑(shěn) 羯鼓(jié) 纤夫(qiàn) 繁衍(yǎn) 云气氤氲(yūn) B.坍落(tā) 黔首(qián) 屏气(bǐng) 踅回 (xué)山隐水迢(tiáo) C.包扎(zā) 青荇(xìng) 翘首(qiáo) 悭吝(jiān) 露马脚(lòu) D.狡黠(xiá) 瑕疵(cī) 强劲 (jìng) 揩油 (kāi) 泥古不化(ní)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长篙 天籁 灰蒙蒙 殒身不恤 锁屑 B.斑斓 岑寂 寒濑 皑皑白雪 自顾不暇 C.萧瑟 蹂躏 滂沱 苦思冥想 黄天后土 D.磅礴 阴庇 慢腾腾 舐犊情深 细雨霏霏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调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 ! ②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③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A.踪迹 震动 况且 B.踪影 振动 而且 C.踪迹 振动 而且 D.踪影 震动 况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丰富多彩,绘声绘色,蕴含着无数诗意。高山流水,纤云飞星,哪一样不能触发我们无尽的情思? B.这恶魔似的铁马,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声使湖水混浊了。 C.要做到观点鲜明,还必须围绕观点展开论述。《劝学》通篇紧扣“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毫不旁逸斜出。 D.对教养的追求,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会使我们生活更加五颜六色,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经济较薄弱的西部地区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重大影响。 B.爆料人声称,他对涉及自己的一起民事案件判决有严重质疑,于是从开始收集赵明华涉嫌违纪的证据至今,他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 C.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D.三峡工程巨大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有效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