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形势与政策之国民经济稳中求进.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形势与政策之国民经济稳中求进

第五章 国民经济稳中求进20世纪世界经济史中一个令人注目的经济现象是:20世纪上半叶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逐步形成了美国与前苏联对峙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而到了20世纪最后二十几年,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即原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对于中国而言,这两次大转变都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并因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独特方式及其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而越来越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一节 由东方大国崛起为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国情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66.1元。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步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1978-2003年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9%,成为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期,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8%。中国的人口总量占世界1/4,是当今世界人口和经济规模最大的经济转型国家。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被誉为人类经济增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经历的几个时期(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政府推行土地改革,治理恶性通货膨胀,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生产。这个时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准备阶段。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长期的战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而且破坏严重。国民党政府滥发货币,通货恶性膨胀,市场物价猛涨,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建国后,必须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以巩固人民政权,改善人民生活,并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条件。(2)实现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8年),这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对工商业进行国有化的改造,政府集中建设了156个重点项目,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3)“大跃进”及其纠正时期(1958-1965年),这是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时期,集中体现在重工业畸形发展,对农村实行人民公社的集中制度。(4)“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2.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几个特征首先,中国政府要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资本极为稀缺的经济环境中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势必需要人为压低资本、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因此,中国传统体制造成的宏观政策环境是以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扭曲为特征的。其次,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扭曲,就会造成整个经济总量供需结构的短缺现象。这样,为了把短缺的各种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就必须抑制市场机制。因此,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是以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为特征的。第三,为了保证微观经营单位对资源的使用合乎重工业优先的战略,就必须建立起国有化或者是国营化的微观机制。因此,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经营机制是以缺乏激励、自主权为特征的。3.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与措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点,此后整个国家开始转向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开始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改革微观经营机制开始的,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年):市场化的改革阶段。期间的主要的体制改革措施是:农村恢复1962年的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废止公社制,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及推动区域分权制度;1984年中国改革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价格体系的改革成为市场化改革的焦点问题。1985年国家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模式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流通领域逐步推行价格“双轨制”。此外,国家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推行了承包责任制的形式。第二阶段(1994年之后):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基础的改革阶段。期间的主要改革措施是:明确了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体制改革的目标,推出了一系列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对非国有经济的管制政策大大放松,同时推行了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了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建设。二、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历程1.基本历程1949年建国之初,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经过5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两次转折。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期间重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一个转折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三次产业结构变为“二、一、三”。第二个转折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完成,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的比重,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到“二、三、一”。此后,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在经历了一定回落后逐步上升,但总体稳定,第三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