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西安市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2017031303167.doc
西安市2017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
语 文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要求各种审美形式,都以温柔折衷为主调,必须要“中和”,不走极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而不喜欢“怪力乱神”。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的一脉传统,集中体现了这种美学需求。而在宋、元以后勃发起来的戏曲艺术中,这种美学追求就体现得更为显著了。
元代戏曲批评家钟嗣成,把“中和美”阐释为“和顺积中”。“和顺积中”,就是要如同孔子评《关雎》所言:“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在结构上要把握“务使一折之中,七情俱备”(李渔《闲情偶寄》)。要通过悲喜交集的手法和大团圆的结局,来使人们的情感得以“中和”,求得欣慰。如《窦娥冤》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报仇雪恨.,《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长生殿》的“蟾宫相见”,《祝英台》的蝴蝶双飞,等等。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即使是《石头记》里的林黛玉不能与贾宝玉团圆,但后来还是有了《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出来同贾宝玉团圆。再比如像《桃花扇》,结局本是侯朝宗没能与李香君团圆,可顾天石却为其翻案“补恨”,在《南桃花扇》里让侯朝宗与李香君当场团圆。可见,由悲转喜,由缺转圆,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了一种弥撒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圆”既是审美主体对规范的崇尚和屈从,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和妥协。德国美学家费里德兰德有一句名言:“艺术是一种心理产物,因此可以说,任何艺术都是心理的。”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神境、禅境。不论是《周易》中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还是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或是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甚至是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示之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
我国古典戏曲多以结局团圆为尚,在悲剧中如此,喜剧中更是如此。如大家所熟知的《西厢记》,从《佛殿奇遇》到《长亭送别》,喜剧情节此起彼伏,环环相扣,并从心理与行动的相悖造成了喜剧效果。虽在《长亭送别》一折中充满了生离死别、激泪滂沱的离愁别怨,但这丝毫不减喜剧的色彩,反倒更增添了《西厢记》故事的“团圆之趣”。又如在奇谲瑰丽的《牡丹亭》中,杜丽娘“因情而死,因情而生”,缠绵起伏,催人泪下,然而最终经皇上准婚,阖家团圆。
更重要的是,这种“团圆之趣”蕴涵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从正面表现新生事物的坚忍不拔,这样的结局寄寓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对理想实现的希望。
总之,无论是中国古典悲剧还是中国古典喜剧都一样具有深厚的中华民族特色,体现了民族大众的审美心理与审美理想,充分体现了一种“中和之美”的审美特征。
——摘选自师阳《中和美与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从宋、元以后的戏曲艺术,更为显著地体现了以温柔折衷为主调,必须要“中和”,
不走极端的美学追求。
B.孔子评《关雎》所言:“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他要求戏剧在结构上要把握“务使一折之
中,七情俱备”。
C.《窦娥冤》的伸冤昭雪等充分表明讲究“团圆之趣”是我国戏剧家最为推崇实践的传统
审美心理现象。
D.作者列举《后石头记》旨在说明由悲转喜,由缺转圆,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了中国传统
戏剧创作的审美理想规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元代戏曲批评家钟嗣成所说的“和顺积中”,就是要通过多种手段,来使人们的情感得
到调和,摆脱极端的喜怒哀乐。
B.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儒、释、道三家的核心思想都可以通过一个圆的图示阐释,具有深刻
的美学内涵,《周易》同样如此。
C.无论是《西厢记》还是《桃花扇》,都通过悲喜交集的手法和大团圆的结局,来使人们的
情感得以“中和”,求得欣慰。
D.“中和之美”体现了民族大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具有深厚的中华民族特色。中国
的古典悲剧和古典喜剧都有充分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典戏曲作品之所以崇尚大团圆结局,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弥补人们现实生活中
的缺憾,从而在艺术中实现美好的愿望。
B.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讲究“哀而不伤”,所以《琵琶记》中赵五娘历尽人生种种悲剧的痛苦
终在和丈夫蔡伯喈团圆后消解中和。
C.我国古典戏曲以结局团圆为尚,在悲剧中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剩州市沙市区2016_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201703130364.doc
- 湖北剩州市沙市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201703130369.doc
- 湖北剩州市沙市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201703130370.doc
- 湖南省益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201703130145.doc
- 湖南省益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201703130146.doc
- 湖南省益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201703130144.doc
- 湖南省益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201703130153.doc
- 湖南省益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文201703130149.doc
- 湖南省益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理201703130148.doc
- 湖南省益阳市2016_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201703130150.doc
- 青海专版2017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精讲试题20170216256.doc
- 青海专版2017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精讲试题20170216238.doc
- 青海专版2017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精练试题20170216241.doc
- 青海专版2017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精讲试题20170216240.doc
- 青海专版2017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九单元溶液精讲试题20170216234.doc
- 青海专版2017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精讲试题20170216232.doc
- 青海专版2017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时1质量守恒定律精讲试题20170216252.doc
- 青海专版2017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时2化学方程式精讲试题20170216254.doc
- 青海专版2017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时1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精讲试题20170216228.doc
- 青海专版2017中考化学命题研究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精讲试题20170216236.doc
最近下载
- 四级检验工理论1.docx VIP
- 附件:江苏省建设工程监理现场用(第七版).docx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0-27).docx VIP
- DB13_T1418-2011_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VIP
- 《牛的解剖》课件.ppt VIP
- 新收入准则下建筑业的全流程账务处理.pdf VIP
- DB11 971-2013 重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治安防范系统规范.pdf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1-1).doc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基本要求》DB14T 3291-2025.pdf VIP
-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道德与法治(陕西卷)(解析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