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试验检测室 作业指导书 第 4 版 第 0 次修订 主题: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 控制编号:JTSJ/ZY-09-2014
作业指导书
批准人:
年 月 日颁布 年 月 日实施
编制: 审核:
孔道摩阻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摩阻测试的主要目的一是可以检验设计所取计算参数是否正确,防止计算预应力损失偏小,给结构带来安全隐患;二是为施工提供可靠依据,以便更准确地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和力筋伸长量;三是可检验管道及张拉工艺的施工质量;四是通过大量现场测试,在统计的基础上,为规范的修改提供科学依据。
二、引用标准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附录C2
(3)拟测试梁的设计图纸
三、检查仪器
现场检测设备一览表 表2-1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智能综合测定仪 JWZX-3006 233、234 2015.3.23 LXLS15-JZ0510 长沙金码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 压力传感器 JMZX-3315AT D222、D223 2015.5.23 LXLS15-JZ0510
LSfd2015-0364 长沙金码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 压力传感器 JMZX- 3340AT D224、D225 2015.4.22 LSfd2015-0366 长沙金码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 钢直尺 300mm/500mm ---- 2 四、检查方法
1预应力束选择
试验选择预应力束的原则如下:(1)预应力束的长度不能太小,否则,摩阻损失较小,而影响因素较多,试验精度无法保证;(2)预应力束的长度不能过大,因为试验时预应力束为单端张拉,预应力束的伸长量较大,若预应力束长度过大则会增加试验的难度。
2测试方法
管道摩阻常规测试方法以主被动千斤顶法为主,该方法主要存在测试不够准确等问题。其一:由于千斤顶内部存在摩擦阻力,虽然主被动端交替测试可消除大部分影响,但仍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二:千斤顶主动和被动张拉的油表读数是不同的,需要在测试前进行现场标定被动张拉曲线;其三:在测试工艺上,预应力筋从喇叭口到千斤顶张拉端的长度不足,使得预应力筋和喇叭口有接触,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也使得测试数据包含了该部分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使用压力传感器测取张拉端和被张拉端的压力,不再使用千斤顶油表读取数据的方法。为保证所测数据准确反映管道部分的摩阻影响,在传感器外采用约束垫板的测试工艺,其测试原理如图所示。采用该试验装置,由于力传感器直接作用在工具锚或千斤顶与梁体之间,因此各种压缩变形等影响因素在张拉中予以及时补偿,同时测试的时间历程比较短,避免了收缩与徐变等问题,因而两端力的差值即为管道的摩阻损失。
另外,为减少测试误差,采用固定端和张拉端交替张拉的方式进行,即测试过程中完成一端张拉后进行另一端的张拉测试,重复进行次,每束预应力筋共进行次张拉测试,取其平均结果。测试试验过程中应均匀连续地张拉预应力筋,中途不宜停止,防止预应力筋回缩引起误差。传感器以及千斤顶安装时应确保其中轴线与预应力筋的中轴线重合。现场布置如图1。
图1 管道摩阻测试仪器布置图
该测试方法与常规测试方法比较主要特点如下:
(1) 测试原理正确:约束垫板的圆孔直径与管道直径基本相等,如此可使预应力筋以直线形式穿过喇叭口和压力传感器,预应力筋与二者没有接触,所测数据仅包括管道摩阻力,保证了管道摩阻损失测试的正确性。而常规测试中所测摩阻力包括了喇叭口的摩阻力,测试原理上存在缺陷。
(2) 数据准确可靠:采用穿心式压力传感器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受张拉千斤顶的影响。
(3)实测时预先将千斤顶油缸略加顶出,以便拆卸张拉端夹片;被动端夹片的拆卸待张拉千斤顶回油后,摇晃预应力筋即可拆卸夹片。
(4) 预应力筋可正常使用:从喇叭口到压力传感器外端,预应力筋与二者没有接触,不会对这部分预应力筋造成损伤,即两个工作锚之间的预应力筋没有损伤,可以正常使用。
(5) 对于较长的预应力钢束,如果千斤顶的行程不足时,为避免重复倒顶引起预应力钢筋回缩造成的误差,可以采取在张拉端用2台千斤顶串联后同时张拉。
(1)根据试验布置图安装传感器、锚具、锚垫板、千斤顶。
(2)锚固端千斤顶主缸进油空顶100mm(根据钢束理论伸长值确定)关闭,两端预应力钢束均匀楔紧于千斤顶上,两端装置对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