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记忆与共同基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人记忆与共同基础.doc

个人记忆与共同基础   战争与迁徙、历史与现实、亲历与旁观……所有个人找寻与思考,最终都会回到这个共同问题之上: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1991年,世界发生了许多事。欧冠半决赛,拜仁慕尼黑队输给了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在温布尔登,德国网球选手格拉芙保住了冠军,却没有扭转当年颓势,被出生在南斯拉夫的天才少女塞莱斯抢走了网坛第一的排名;也就在这一年,Nirvana乐队发行了摇滚史上的经典专辑《Never Mind》,全世界的青年都在跟随《少年心气》的旋律躁动……生活在萨拉热窝的年轻姑娘凡妮莎,在迪吧里夜夜笙歌,5个月之后,内战爆发了,南斯拉夫开始解体,许多难民流亡海外。   “集中营再一次出现在欧洲大陆上,谢天谢地,这一次与德国人无关。”影像结束后,一个德国身份的小伙子说了这句台词。在舞台的一片疯狂之中,柏林高尔基剧院的《共同基础》表演开始。它讲述的是一群南斯拉夫人的个人记忆与集体历史。剧情由7位演员各自的故事串联而成,演员中的5位,都是南斯拉夫人后裔。他们移民到一个新地方,生活重新开始,这个地方是柏林。   而今,南斯拉夫已经是一个历史名词。对于同场的许多年轻观众,这个曾经存在过的国家是一个陌生名字。当我在台下看到这些影像,搜索过往,试图寻找1991年的共同记忆,却发现对于我,“南联盟”也只是留在历史课本上的一个淡淡印记而已。尤其是,在当年底,苏联宣布解体,成为绝对的历史时刻,这冲淡了其他事件。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举办,开幕式上没有任何关于南斯拉夫的消息,仿佛这场依然在进行的战争,根本没有发生在欧洲大陆上。   实际上,并非只有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对于战争感到疏离。对于所有远离战场的人,远处的硝烟都是一场不太真实的烟火――直到,炮弹真实地落到了亲人面前。   剧中有一位彼时移居柏林的南斯拉夫演员,与我一般年纪。他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远处家乡的爆炸声,融为一段震撼人心的独白:“我每天晚上都去夜店,我的家人被炸了;我盲目赶时髦,我的家人被炸了;我觉得生活无聊死了,我的家人被炸了;我不知道大学该学个什么专业,我的家人被炸了;我脱发了,我要秃了,我的家人被炸了……”   这是1999年,北约轰炸了南斯拉夫。也就是这一年,中国普通民众开始关注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因为在这场袭击中,中国大使馆被轰炸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当时群情激愤的情景。 话剧《共同基础》剧照   “创作一开始,我只是想关注那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最后究竟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于是,我带领整个剧组在波斯尼亚旅行了三周。”在表演结束后的谈话中,导演耶尔?罗恩(Yael Ronen)介绍了整个剧的创作过程。“我们进行了各种探访,坐在一起交流。《共同基础》就在这个旅程的基础上最终诞生。”   《共同基础》的特别之处,在于采用了“记录戏剧”(Documentary Theatre)的呈现方法。这是一种将田野调查与舞台表演合为一体的方式。导演在这部剧中召集的,大部分都是从南斯拉夫战区移民至柏林的专业演员,他们来自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诺威萨德和普里耶多尔等地。剧中的故事和素材,大部分也是真实的――尽管导演不愿意透露其中真假虚实的比例。但她肯定地说,“每个演员在剧中都保留了自己真实的种族身份”。   耶尔?罗恩采用了一条非常古老的主线,将碎片化的个人影像连贯起来。她让这些生活在柏林的演员回到故地――波斯尼亚,一个泛意义上的故乡,寻找自己的起源与身份。这种通过旅行寻找身份的方式,与《奥德赛》一脉相承。相较于古代英雄,他们的身份要更为暧昧。比方说,一位有着混乱家谱的男演员,自己也说不清,为何他和父母被算作塞尔维亚人,妹妹却被算作波斯尼亚人。   这个“寻根旅行团”成员复杂。它包括:一个14岁移民到德国的女孩,她与被指控为战犯的高官父亲断了联络;一个4岁的波斯尼亚女孩,和母亲一家流亡避难;一个出生在德国的塞族后代;一个在萨拉热窝围城战中幸存的克族妇人;一个讲着一口流利德语的塞尔维亚小伙;还有一个以色列犹太女人和一个单纯无知的德国男人。   耶尔?罗恩来自以色列,最初在特拉维夫学习,随着其戏剧在欧洲的巡演,被邀请去德国、波兰和奥地利工作。此后,柏林高尔基剧院邀请她做驻团导演,她便留在了柏林。   在柏林高尔基剧院里,写着这样一段话:“高尔基剧院面对整个城市,包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每一个来到这座城市的人――无论他们是寻求庇护、流亡、移民,还是成长于斯。剧院欢迎所有人来到这个开放空间。在这里,人类今天的生存现状与身份的冲突,将在戏剧表演与观看的同时得以展现。如此,才能促进在多元世界当中共居的讨论。人类为何变成今天的模样?在未来,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模样?简言之:我们是谁?”   这是耶尔?罗恩第一次在以色列之外,以新视角来看待国家与地区的冲突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