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音乐文化与城市空间构建.doc
传统音乐文化与城市空间构建
摘 要:传统音乐文化不仅包含优秀的音乐文化思想、还包含当代的红色经典音乐文化及群众性音乐文化。它们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本源,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沉淀、凝练,更加贴近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本文从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论点切入,试图通过音乐调和政治、愉悦伦理、和谐生活、增强审美等方面,论述在传统音乐文化视域下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道德自信自觉,培育崇德向善理念,弘扬社会新风正气,构建文明、和谐的城市文化空间。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核心价值观;城市空间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厚重程度,通过传统音乐文化来满足人们内心精神的需求,不仅能够提高作为城市主体的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修养,还能够促进城市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城市空间的文化魅力。
1 传统音乐思想与城市文化空间的构建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它集中体现了民族的文化、精神及审美情趣。传统音乐思想是随着历史演进,历经不同时代的介入与整合,不断与社会主体的人进行思维沟通而形成的。许多城市,尤其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拥有繁华、绚丽的城市表象,还拥有浓郁的传统音乐文化积淀,这种充满独特人文气息和音乐艺术素养的文化符码展现了城市与人的和谐共生,给城市增添了靓丽的音符。
1.1 儒家音乐思想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礼记?乐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较完整的音乐理论著作,它从儒家的思想观念出发,深刻论述了音乐的本源、乐教的内涵及其在陶冶性情、治道、强国等方面的作用。书中认为,音乐首先具有展示感性欲望的功能,“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心之感于物也”(《乐记?乐本》),强调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体现,展示了人类的内心动态和精神状态。其次,音乐还有诠释理性的教化功能,儒家的礼乐教化思想重视音乐对于提高人格修养、塑造意识品格的作用。“乐者,通伦理者也”(《乐记?乐本》),强调了音乐在调和政治、愉悦伦理、和谐生活、增强审美的多方面功能。
儒家音乐思想在调节人类行为方式服务社会政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作用。所谓“礼节民心;乐和民声”,“礼”强调秩序、“乐”强调和谐,“乐”需要“礼”加以节制,“礼”需要“乐”加以调和。“乐”是“抒发、调和潜伏在社会群体生命中的共同情感,以此发挥群体之爱,凝聚群体之力;礼、乐的共同作用使社会生活合乎‘中道’地运行”,[1]只有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才能实现内心情感的和谐融通,才能达到安邦、治道的作用。当今社会,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有效地整合社会意识,使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引导人们遵德守礼,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进而为构建城市空间提供更深层次的文化要素。
1.2 道家音乐思想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庄子》和《乐记》均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它强调了道家音乐思想,希望通过有限的音乐形式实现对无限的“道”的追求。庄子认为“道”为万物的来源,他把音乐分为“人籁”、“地籁”和“天籁”三种。在庄子看来,“道”的存在是万物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无论是“人籁”、“地籁”,还是“天籁”皆是由“道”所生。道家的音乐思想推崇的是自由而质朴的音乐形式,认为“人籁”、“地籁”等音乐形式是有限的,不能彰显音乐背后无限的“道”。只有“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庄子?天运》)的“天籁”之乐才能使人达到“无声之中,独闻和焉”[2]的最高境界。这与老子所谈“大音希声”,阮籍提出的“余以为形之可见,非色之美;音之可闻,非声之善”(《清思赋》)[3]一样反映了道家自由无为的辩证音乐观。
道家在音乐的教化方面,提倡“无为”的政治主张,但并非持有绝对的“出世”精神。《庄子?渔父》云:“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2]认为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道”给予了自然万物生命的同时,也按“道”的规律使万物参差不齐。联系当今社会,道家思想认为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差异不是羡慕和欲望就可以改变的,要想解决现实社会的矛盾,我们就应该承认差异进而顺应“道”,做好自己的本分。所谓本分,也就是强调秩序和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进行规范。
当然,传统音乐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