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复习课件.pptVIP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复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高考语文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复习课件

检查预习名句默写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 2、时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学习目标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二、把握答题思路。 考点分析 一、景物形象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 (5分) 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写出赤壁雄奇壮阔(或奇险雄伟)的景色( ),表现了作者的豪放奋发之情( )。 二、事物形象分析 《卜算子》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分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事物形象答题步骤归结: 第一步:概括物象特征 自主学习【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⑴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三、人物形象分析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物形象答题步骤归结 第一步:概括诗中的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定位要准确) 【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形象。(3分) 鉴赏诗歌的形象总结 ◆类—景、物、人 ◆问—形象、意象、意境、图画 课后拓展 自主出题训练 1、材料:《唐诗宋词选读》中寻找包含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人物形象的三处诗词。 2、模式:仿照高考试题,每处形象鉴赏设题一处。 3、赋分:每题5分,总分15分。 4、要求:按照答题步骤组织好标准答案,同桌互相 交换题目作答,然后给同桌赋分。 (1)寒冷、寂静(或:冷峭) (2)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在冰天雪地里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它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⑵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 * * * * * * * * * * * *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主讲人:汪广录 卷起千堆雪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景物形象(意象) 三、人物形象 二、事物形象(物象) 缥缈孤鸿影 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刻画的形象的内涵,分析它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描绘图景画面 概括景物特点 作者思想感情 景物形象答题步骤归结: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主要景物,忠实原诗,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