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 1、同学们,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大家欣赏。【出示:多幅颐和园风景图】 2、 看完图片,你想说?(生说) 一、 导入新课 1、 重廊复殿,碧水潆回;豳风如画,宛若天成。这是一座闻名中外的园林,它位于北京城的西北郊,这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她的名字就叫做《颐和园》【出示:颐和园课题】 2、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颐和园,同学们,准备,上课! 3、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解说:“颐”是需要我们会认的字,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板书:颐)请同学们跟老师读。 4、 说文解字中说,“颐”有这几种解释:【出示:“颐”:①下巴。②面色红润,精神足。③引申义:保养,休养。】 5、 现在,谁能根据上面的解释猜一猜,起名者为什么把这座园子叫做“颐和园”呢?(板书:完善颐和园课题)(生说) 6、颐和园,有“颐养太和”之意,寄托了起名者的美好寓意,是希望在园子里的人能健康,长寿。 7、 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课题。 8、 这是我们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游记。(板书:游记)把游玩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写下来,就叫做游记,也称为记游。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课文,【出示:预习单 】现在我们来一起看一下预习情况。【出示:长廊、横槛、佛香阁、堤岸】谁来读?谁再来读?让我们一起来读。 3、大家看,这就是长廊【出示:长廊图片】通过预习,颐和园的长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长)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生读) 【预设:(1)整句读完。刚刚这位同学读到了横槛; (2)只读出长一句。除了长,你还觉得他怎样?(美)找出句子读一读?(生读)】 大家看,这个部分就叫做横槛。【出示:横槛】(一生读,两生读,一起读)【出示横槛一句】谁再来读这句话?(生读) 小结:其实,这些画不仅横槛上有,亭子的内部,房梁上也都有,整个长廊,这大大小小的彩画加起来有14000多幅呢!所以我们又把长廊称为画廊。【出示:画廊】我们的自读课本,《颐和园的廊与画》一文中这样描述到:【出示:《颐和园的廊与画》“在273间长廊里,一间一景,一景一画,变化和谐。真是____,____。”】长廊就是因为他的长和彩画,早在在1990年,就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6、【出示:没有……是相同的。】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这个句式课文中还有一处,它在哪儿?【出示:句子】谁再来读?(生读)每到春天,颐和园也是一派繁花盛开的景象【出示:颐和园花园图片。每到春天,颐和园也是一派繁花盛开的景象,这些花儿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是相同的。】同样的句式,用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除了表达画多、狮子多、花儿多,他还能表达(生说)相信大家能做到活学活用。 小结:看来,经过课前充分的预习,同学们已经对颐和园有了大致的了解。作者又是如何将这“千人千景,万人万色”的颐和园呈现于纸上的呢?我们边欣赏,边学习。 三、研读赏析,领悟写法 1、首先,我们从整体上把课文理顺一下,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都游览了颐和园的哪几个景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 、作者是按怎样的路线来游览的呢?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来。【出示:默读课文,划出体现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来。】 3、 谁来说说你画出的句子?(生说)【出示:(1)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4、 现在我们通过图示来看看作者的游览路线【出示路线演示图,解说: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随着作者脚步的移动,游览的地点在发生变化,眼前的景色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把它记录下来,这种写法就叫做移步换景。【出示:移步换景】(板书:移步换景) 5、 移步换景,关键就在这“景”字上,随着自己脚步的移动,作者游览了这几处景点,其中,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生说)美丽的景色总是有理由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把脚步移至万寿山上,去看看那里的景色。 6、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段,完成下列问题。 7、谁来说说你的答案?(生说)【出示:答案】 8、向下看,正前面,向东远眺这是一种怎样的观察顺序?(由近到远) 9、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师读)你觉得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没有了形容词,不生动。)正是因为这种细致的描写,这些景物才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下面老师读树丛,同学们读葱郁的树丛,我们再感受一下。(师生合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