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流变学检测和质控[王艳].ppt

临床血液流变学检测和质控[王艳].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血液流变学检测和质控[王艳]

临床血液流变学 检测及质控 2011.6.17 王 艳 为什么要做血流变检测? 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于多种疾病的病因研究、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的判断、治疗和预防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要是通过观测血液的粘度、流动、凝集等流变性和红细胞的变形及聚集、血小板的聚集、释放等指标来研究血液和血管的宏观与微观流变性的规律。 ??? 适宜做血流变检查人群有哪些 ?1.正常或亚健康人群:如:工作压力大、心理失衡、营养过剩或不良、生活不规律的群体以及3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 2.病理状态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动脉粥样硬化症、脑梗、肺心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脑卒中、恶性肿瘤、血液病、烧伤、各种原因的重症贫血、重症肝炎、肝硬化及高脂血症等的患者。 前言 血液流变学研究内容(两方面) 动力学内容(压力、阻力、血流量等) 流变学内容(血粘度、压积、细胞变形、膜分子结构、基因调控等) 血液流变学研究层面(三个) 临床血液流变学(宏观,开展较多,较早) 细胞流变学(微观,正在开展) 分子流变学(微观,逐步涉及) 流变学研究前景 Ditenfass:流变学的研究将会同细菌学,微生物学对我们一样,其发展是不言而喻,前景广阔。 一、几个基本概念 层流和粘度 层流流体有内摩擦力存在,用黏度衡量其大小。全血,血浆,血清都是有粘性的液体,其粘性大小通常用粘度来表达。 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流体的黏度不随切变率或切变应力的变化而变化者为牛顿流体,如正常人血浆,血清;流体的黏度随切变率或切变应力的变化而变化者为非牛顿流体,如正常人全血。 切变率和切变应力 外力作用于流体时的速度梯度变化速率叫切变率;流体的单位面积上发生的内摩擦力的大小叫切变应力。 二、血液黏度表达的特点 随切变率增加黏度变小或随切变率降低黏度变大(负相关性) 血液开始流动必须满足切变应力域值(屈服应力特性) 切变率增加到一个较高水平时血液黏度不再发生变化(Casson特性) 血流变学临床检测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表观黏度与还原黏度的关系 1)全血黏度高,还原黏度高,说明血黏度大,与红细胞流变性质有关; 2)全血黏度高,还原黏度正常,是压积增高引起,红细胞自身无异常; 3)全血黏度正常,还原黏度高,可能是压积降低引起; 4)全血黏度正常,还原黏度正常,血液粘滞性正常; 临床作用 增加了人们对高黏度影响心脑血管缺血重要性的认识。 高黏度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对临床医学的主要贡献:血粘度异常(高,低)综合征 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鉴别诊断作用 血流变的检查意义,主要是对疾病有预报性,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糖尿病、脑血管等疾病。 四、 血浆黏度的检测及意义 检测方法:毛细管黏度计或锥板式粘度计 报告指标:血浆黏度(100s-1) 临床意义: 血浆黏度升高可以引起全血黏度升高; 血浆高黏度综合征: (1)巨球蛋白增高型高黏征; (2)纤维蛋白原增高型高黏征; (3)免疫球蛋白增高型高黏征; (4)核酸增多型高黏征等 血浆粘度测试的意义   1、如图可见血浆粘度对血流变学检测指标的影响 五、红细胞压积(Hct)的检测及意义 检测方法: 温氏法; 血球仪法 报告指标:小数报告法;百分数法 临床作用: 是影响全血黏度的直接的重要因素,是高黏征的一种类型 对压积增高性疾病的诊断作用 对压积降低性疾病的诊断作用 六、红细胞变形性检测及意义 检测方法: 1.黏性测量法; 2.微滤筛法; 3.激光衍射法; 4.换算法; 报告指标:Tk值;滤过百分率;变形指数 临床作用 是调节血黏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红细胞的释放和寿命; 是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重要因素; 有助于阐明许多疾病的病因机制,如溶贫,缺铁性贫血,疟疾等; 有助于阐明药物作用机制及疾病的防治; 七、红细胞聚集性检测及意义 检测方法: 黏度测量法(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认可) 报告指标:红细胞聚集率(%) 引起红细胞聚集的病理因素 红细胞表面粘性物质增多; 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 红细胞之间的长链高分子增多 临床作用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作用 正常状态50/s可使红细胞之间的聚集解散,急性心肌梗死500/s却不能使红细胞之间的聚集解散 恶性肿瘤及是否转移的判断 恶性肿瘤红细胞聚集增加,有转移者红细胞聚集指数高且持续时间长 正常0.9 ,病理状态可达1.3 高粘血症的早期信号 有些中老年人经常感觉头晕、困倦、记忆力减退等,总认为是人生走向衰变的必然现象,其实这就是高粘血症造成的恶果。 早期主要表现:①晨起头晕,晚上清醒;②午餐后犯困;③蹲着干活气短;④阵发性视力模糊;⑤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