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与观赏近代.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音乐史与观赏近代

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 近现当代篇(1840年~今) 第四章 中国近代音乐 (清后期、民国前期,1840~1919年) 近代中国社会中,既有阻碍历史发展、维护旧制度的旧封建文化,又有维护人民大众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文化。音乐艺术正是在新旧文化的斗争中发展的。 传统民间音乐,如民歌、戏曲、说唱、器乐、歌舞等,从内容到形式都注入了新的因素:民歌中出现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的歌曲;明清以来影响很大的戏曲剧种---昆曲,在清末脱离人民、脱离生活,逐渐衰落下去;北京政治形势的暂时安定和经济繁荣给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它博采地方剧种之长,发展成为全国居首的大剧种,京剧著名艺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随着全国各地城市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和群众多方面文化生活的需要,高腔、昆腔、弦索、梆子、皮簧等声腔系统的剧种相互交融,形成了多种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新剧种,主要有徽戏、汉剧、粤剧、川剧、湘剧、闽剧、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锡剧、吕剧、黄梅戏、二夹弦、柳腔戏、评剧及各地的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等。 近代城市中的市民阶层发展壮大,茶楼、戏馆、书场等娱乐场所大量出现,农村的说唱艺人纷纷进入城市。明清时期流传的弹词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各地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又产生很多新的说唱曲种,如湖北大鼓、广州粤曲、广西文场、四川清音、扬州清曲、河南坠子、山东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山东琴书等。 民间器乐在近代也有变化和发展。苏南吹打乐、河北、山东、山西的吹奏乐在曲调上更为细致和丰富。沿海城市的畸形繁荣,促使了新乐种的产生,如广州一带的广东音乐;以上海为中心,广泛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丝竹乐也很盛行而活跃。全国各大城市中有一批文人对古琴、琵琶的乐曲做了整理和创新的工作,出现一些新的演奏曲目,并使不少传统曲目得以保存。 欧洲和日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传入中国。西洋音乐的初步输入和学堂乐歌的兴起,是我国音乐史上的新事物,促进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 近代音乐有别于古代音乐,它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优秀成果属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创造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揭开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音乐的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第一节 京剧的发展 乾隆55年(1790)为给高宗弘历祝寿,扬州征调 “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此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六班逐步合并成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 道光年间(1821~1850),许多湖北艺人相继入京,加入“徽班”演唱,这两种戏曲在长期互相交流中,逐渐融合,并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也称楚调)”的“西皮”为基础,又不断吸收“京腔”、“昆腔”、“秦腔”以及其它地方小戏、民间乐曲、曲调和其表演方法,形成了以“皮簧腔”为主要腔调并且在全国最有影响的新剧种----“京剧”。 清朝著名画家沈容圃绘制的“同光十三绝”是一幅有历史意义的画卷,它画出了第一代京剧演员程长庚等五人的戏装像及第二代演员谭鑫培等八人的戏装像。按行当分,他们为: 老生:?程长庚(左六),《群英会》中饰鲁肃;卢胜奎(右四),《战北原》中饰诸葛亮;? 张胜奎(左二),《一捧雪》中饰莫成;杨月楼(右一),《四郎探母》中饰杨延辉;? 小生:?徐小香(左七),《群英会》中饰周瑜;?   武生:?谭鑫培(右二),《恶虎村》中饰黄天霸;? 旦行:?梅巧玲(左三),《雁门关》中饰萧太后;时小福(右六),《桑园会》中饰罗敷;?    朱连芬(右三),《琴桃》中饰陈妙常;余紫云(左五),《金水桥》中饰银屏公主;? 老旦:?郝兰田(左一),《行路训子》中饰康氏;? 丑行:?杨鸣玉(右五),《思志诚》中饰闵天亮;?刘赶三(左四),《探亲家》中饰乡下妈妈。?? 一般认为京剧形成于北京,时间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形成的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之二,行当大体完备;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之四,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他们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具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簧上和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1883~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在一大批京剧艺术家们的努力下,唱腔和伴奏音乐不断得到丰富,各行角色出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演员,形成了各自的流派。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谭鑫培承程长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