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简史和赏析方法包括沁园春长沙.ppt

古典诗歌简史和赏析方法包括沁园春长沙.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简史和赏析方法包括沁园春长沙

古典诗词发展简史及赏析方法 其一 歌到春秋方成诗, 离骚一曲有赋辞。 汉朝两代乐府盛, 大唐绝律至今时。 其二 宋词把酒烟柳巷, 元曲街头弄文章, 明代小说成一派, 民国新诗话短长。 词这种文学形式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到宋代已蔚为大观。宋词的繁荣不是偶然的,它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韩馥蕖 “羞杀李白,气死杜甫。” 后人续《人间词话》评道:“韩氏之词,夺苏辛2分半豪迈,占后主2分半凄绝,骑易安2分半婉约,留三变2分半传众。”加起来正好十分,所以得了个“十全”词人的雅号。 ??? 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张元干等。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 词的起源 词最先是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歌辞而出现的,属于音乐文学的形式范畴。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讲,词乃是在隋唐之际配合隋唐燕乐曲调、并以“依调填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歌辞形式。 ——节选自刘尊明《词的起源面面观》 (2)词调与词题 词调描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乐调。每个词调都有个名字,即词牌。词牌不像我们平常写作文的题目一样,它与词的内容是不一致的。比如说《相见欢》《龟虽寿》,听起来好像是写欢喜、高兴的气氛,但其实是描述悲凉、凄惨的曲调。因此从北宋起,就有人在词牌下加一个小标题,表明题意。词题起一个补充作用。 (3)词体 根据乐调的变化,发展出长短不同的篇章,一般来说,是这样分为三类: 小令:58个字以内 中调:58~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最短的小令只有14个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可见悬殊是很大的。每一首词有分段,词中称为: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四段,尤其四叠极少见。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 一、知人论世,兼及流派风格 其一、了解诗人的生平简历。 掌握作家的生平,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其二、把握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 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中都对不同的社会时代特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其三、熟悉诗人的诗歌流派及风格。 同一流派作家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风格以及创作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读古诗词,甄别流派,可以更好的把握诗的意旨及其艺术特色。 艺术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个性。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的不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历经千年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都是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就具体而言,如陶渊明的淡远拙朴,王维的恬淡空灵、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安石的雄健高峻、苏轼的乐观旷达、李清照的清丽婉约等。同时要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也往往是高考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慷慨悲歌;苏轼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而著称,却也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婉约之作。   二、体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诗的灵魂,体味意境要从诗歌描绘的生活图景入手,进而体味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修辞手法有比喻 、拟人、夸张、通感、双关、设问、反问等。诗中修辞手法运用之处往往正是全诗最为精彩,韵味最为悠长之处,必须仔细咀嚼,反复吟咏,才能深入领会作品的神妙之境。 描写手法有衬托(从侧面进行描写,作为陪衬,以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分为正衬和反衬),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白描(不加渲染、铺陈,使用最简炼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