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110课练习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下历史110课练习题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 2、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下列关于它的表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B.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C.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D.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3、“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A. 郑国渠 B. 白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4、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普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 A.道家的“自然无为” B.儒家的“仁政德治”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6、开创了“贞观之治”社会局面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7、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 8、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9、“开元盛世”是我国唐朝的盛世之一,当时,社会此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达到鼎盛阶段。开元年间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小华同学对右图所示的水利工程、农业工具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出现 B.都江堰是防洪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D.看来中国只在这两朝代时能“以农为本” 11、中国古代帝王除有姓名之外,还有庙号、谥号和年号。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请你判断下列属于年号的是 A.太祖 B. 开元 C. 高宗 D.文帝 12、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骨耜 B.耦犁 C.翻车 D.曲辕犁 13、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4、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 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A.隋文帝 B.店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6、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B.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c.创立了科举制 D.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17、右图是大雁塔进士题名帖的拓本。与此拓本所含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六部制 18、“学而优则仕”,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这也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以下体现这一原则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9、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20、隋唐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治的诗句是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C.“和同为一家” D.“唐风洋溢奈良城” 2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