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精选单元巩固练习题:必修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1.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下列关于人体内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关系的表达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血浆中有氨基酸、葡萄糖、抗体、胰岛素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管上皮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水的含量
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经扩散作用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C.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部分血糖就会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血浆蛋白、胰液、抗体均属于内环境的物质成分
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都有神经系统的参与
B.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D.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①.脐静脉多于脐动脉 ②.脐动脉多于脐静脉
③.子宫动脉多于子宫静脉 ④.子宫静脉多于子宫动脉
A. ①④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8.寒冷作用于机体时,与体温调节无关的激素是( )
A.促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
9.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对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
①胰岛 ②胃腺 ③ 胆囊 ④肝脏 ⑤肾小管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
1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B.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C.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属于拮抗作用
11.下列关于稳态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的各项理化性质在一定条件下稳定不变
B.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机体的调节网络维持的??
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A.略有降低、CO2 B.略有升高、乳酸
C.略有升高、CO2 D.略有降低、乳酸
13.在下列①④中,A、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 )
①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 ②A-甲状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
③A-细胞外液渗透压,B-抗利尿激素分泌量④A-皮肤血流量,B-体温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④ D都可以
14.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若表示免疫分子,则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D.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E、F的关系可能是
细胞Ⅰ 细胞Ⅱ 物质E 物质F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B 效应T细胞 病原体 抗体 抗原 C 甲状腺细胞 垂体细胞 甲状腺激素 受体 D T细胞 浆细胞 淋巴因子 受体
16.人在15℃的环境里和5℃的环境里穿的衣服一样多时,体温是恒定的。而且在这两种环境中既不出汗,也无寒战,这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 ( )
A.增减产热量 B.调节皮肤血管口径
C.立毛肌收缩或舒张 D.拱肩缩背以保温或伸展肢体以散热
17.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②中含激素、乳酸、消化液、CO2等物质
C.若该组织为胰岛,则进食后短时间内左侧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低于右侧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18.下列各组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