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一、商业发展的原因
二、商业发展的表现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三、商业发展的特点
对外贸易逐渐发展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
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张籍《凉州词》 (唐)
5
在广州设市舶使,
专管对外贸易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7
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8
泉州的六胜塔是元代引导海船进出港口的灯塔
9
明朝
明清:中国对外贸易萎缩。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发展概况:
(1)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4)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经常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12
古代对外贸易的五个特点
1.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宋元明清,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上升。
2.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
3.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
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目的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4.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5.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阻碍商业发展的政策
对内:重农抑商政策
对外: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
1、含义:
2、发展历程:
3、表现: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
4、形成原因:经济、政治、思想
5、影响:积极(一定时期)、消极(经济)
(1)重农抑商政策
含义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_______的发展
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_____基础
提出
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表现
①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②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_________的政策
③西汉至唐,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
(4)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
(5)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商业活动
影响
①有利于确立封建经济,稳定小农经济和促进封建王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重要影响
②阻碍工商业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_________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A.官僚政治影响经济发展 B.中国古代已有市场经济
C.重农抑商不符经济规律 D.政府专营阻碍经济发展
“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凡政府干预愈深者,则市场机能运作能力愈弱,反之亦愈强。”(台湾学者侯家驹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
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未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主张:重农抑商。
理由: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
材料二?? 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什么经济现象?
现象: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材料三??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