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版-高物理寒假班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2.1 实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知识点1、实验纸带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实验中的操作一般是三次,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来确定计数点。2、采集数据的方法(学生版此图保留)用每打5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T=0.1s。一般不是直接测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距离,而是先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计时零点的距离,在计算相邻两个计数点的距离。3、速度的计算方法各计数点对应的瞬时速度用平均速度来代替,即V1=,V2=4、做v-t图像描点、连线。可以试着用excel表格做图。此处重点分析v-t图像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此节我们要注意,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试验,实际我们研究的小车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点在v-t图像中也可以总结出来。二、典型例题诠释例一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试验中,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同学做此实验的步骤如下:拉住纸带,将小车的位置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接通电源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并接好电源用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砝码小车停止运动是直接取下纸带将纸带固定在小车的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然后选择一条最清晰的进行数据分析其中错误或者遗漏的步骤有: 将以上的步骤完善后,其合理顺序为 。答案:1、A中应该先接通电源,再放纸带。2、D中取纸带之前应先切断电源 BECADF 此题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例二 某课外小组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其中B、C、D、E点对应的速度分别为 。由此推断F点的速度为 。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的加速度为 ,从C点运动到D点的加速度为 ,从D点运动到E点的加速度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据分析能力,利用知道求速度 、加速度答案 :0.2525m/s 0.3275 m/s 0.4025m/s 0.4775 m/s 0.5525 m/s 0.75m/s2 0.75m/s2 0.75m/s2三、优化考题演练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知识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沿着一条直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速度均匀变化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1)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2)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3、v-t图像的认识(学生版此图保留)a、v-t图像的横轴、纵轴分别代表: b、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c、截距: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横轴的截距表示:速度为零时的时刻d、面积:图线与坐标轴、时刻线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e、图像的交点:物体在某时刻有相同的速度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对于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是恒定的,有加速的公式:a==,v0为初速度,t0为初始时刻,t0=0,所以a=,v=v0+at。当vo=0时,v=at。二、典型例题诠释例一 如图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 bcd )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1-2s内质点的加速度为0C.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D.0-1s内的加速度方向与2-4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分析:此处注意对平均速度的求解,可以直接用图像求的位移,位移除以时间就是平均速度三、优化考题演练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知识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关系式x=1/2(vo+v)t=vot+1/2at2,推导完公式的由来之后用函数的知识,发现位移是关于时间的一元二次函数,位移的图像应该为抛物线。推导: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一)a、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1/2(v0+vt)b、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相等 二、经典例题诠释例一 如图所示,在冰壶比赛中,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四个矩形区域沿虚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四个矩形区域边缘的E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冰壶通过前三个矩形的时间为t,试通过所学知识计算冰壶通过第四个矩形区域所需要的时间。 分析:冰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末速度为零,可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求解,但是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即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的关系)。同时这种情况要注意一种逆向思维的培养,看做是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的匀加速运动。 例二 一辆汽车在冰面上滑行,依次通过长度都是L的两段距离,并继续向前运动,已知它通过第一段距离所用的时间为t,通过第二段距离所用的时间为2t,如果汽车在冰面上所做的运动可以看做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中央空调小型机组维保整体服务方案.docx VIP
- “四议两公开”会议记录模板.pdf VIP
- 【语文】《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VIP
- 数码摄像机-松下-AJ-D965MC说明书.pdf VIP
- 2024年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聚焦四个方面”对照检查材料范文2篇.docx VIP
- 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的推动.pptx VIP
- 软件的项目可行性的研究的报告编写.ppt VIP
- 一种用于处理高硫高砷金矿的提金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ppt.pptx VIP
-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指南(2022精简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