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彗星介紹.ppt
彗星介紹 穿梭太空的超人-哈雷彗星 中國的《文獻通考》中記載:『秦始皇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十六日』。這是西元前240年古中國的史官將那年出現的不尋常天體-彗星用簡單的文字記錄下來。 當年的這位史官一定萬萬沒想到,約兩千多年後,即在西元1705年的歐洲有一位天文學家哈雷(Edmund Halley),運用了牛頓和刻卜勒的運動定律,將曾出現過的24顆彗星之軌道資料整理並編輯成一個目錄。 由這個目錄中他意外的發現到其中西元1531年、1607年及1682年三顆彗星的軌道性質相似,同時也看到他們出現的時間間隔均約為76年。哈雷因此聯想到他們可能是週期為76年的同一顆彗星,並預測這個彗星將在1758-1759年會再度出現。 到了1758年,這彗星如預期般的出現在天際,使得我們對於彗星的研究有著重大的凸破,後來為了紀念哈雷的發現,便將此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經後世考證,哈雷彗星遠在中國古代的許多文獻中便有其回歸的記錄,如《文獻通考》中秦始皇七年的那顆彗星很可能就是哈雷彗星。 現今,哈雷彗星依然遨遊在太陽系到海王星外圍間,如果大家活的夠久,在西元2062年前後就可以再見其芳蹤 哈雷彗星的發現 史上最有名的彗星,應屬哈雷彗星。現在的彗星冠上的是首次觀測到它的人名字,如海爾-波普彗星,哈雷彗星則是被預言出現之星。 ????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於1686年出版,此書提出假設,認為有些彗星有封閉的軌道,也就是會有規律地重複出現;哈雷想驗證這個假設。 ????從1695年起,他收集過去的觀測記錄,運用牛頓運動定律加以分析,發現1305、1380、1456、1531、1607、與1682年觀測到的彗星軌道非常相似,應該是同一個彗星。如果這個推測是正確的,那麼它應該會在1758年再度出現,哈雷在1705年對世人做了預言,這是首次有人預言彗星的出現,他說:「如果1758年時他果然再現,那麼後代人將會記得,發現這顆彗星的功勞,要歸給一個英國人。」他說對了,1758年聖誕節(剛好也是牛頓的生日,真是美好的巧合),它又再次出現於世人眼底,比哈雷預測的稍微晚了一些些,並於1759年3月14日通過近日點。後來,這個最富傳奇色彩的彗星,果然以這個英國人為名,沿用至今。大約每隔76年,可以看到一次! 本世紀閃亮之星-百武彗星 本世紀最亮的彗星之一,百武彗星 C/1996 B2 (Hyakutake) ,為日本人百武裕司於今年1月31日在鹿兒島以25X150雙筒望遠鏡發現,當時亮 度 11 等,位於赤經 14h 31.2m,赤緯-24d 55。此彗星比10年前回歸的哈 雷彗星還亮,和大彗星 (Hale-Bopp,參見上期科月)在媒體中同受矚目。百 武彗星在3月初時,以雙筒望遠鏡可在天秤座看到,3月20日穿過天球赤道 進入北天球,經牧夫座、天龍座而進入小熊座,在 3月25日最接近地球,並 於26日至30日成為周極星而整夜可見,此時亮度達0等,肉眼可見拖著彗 尾的彗星。穿越天球北極後,百武彗星於28 日南移,並朝太陽前進,4月初 在西北方天空能看到,於5月1日通過近日點,之後光度迅速下降,且只能 在南半球看到。 百武彗星發現時 彗星的發現者百武裕司現年 45歲,少年時代就對 1965年著名的池谷一關彗星留下深刻印象。7年前他在福岡巿自宅處開始搜索彗星,由於當地光 害嚴重,兩年半前他轉職到觀測條件較佳的鹿兒島。此彗星是他在五週內所發 現的第二顆彗星,離上一顆彗星 C/1995 Yl (Hyakutake) 發現的位置相 距不到4度 ! 2月 10 日,日本的 K.Takamizawa 宣稱他早在 1月 1日曾 以 0.lm f/4 的巡天相機拍到兩張亮度13.3等,彗髮 1 弧分的影像。 百武彗星在 3 月 25 日最接近地球,達O.lAU (約合 1500萬公里) , 這是 1983年以來最接近地球的彗星,並且是本世紀排名第五接近地球的彗 星。百武彗星於 5 月 1 日通過距日0.23 AU 的近日點,可能只有在西元 400年才有距太陽這麼近距離的彗星。 何謂彗星 彗星實際上是由固態的氣體、冰及塵埃等所組成的〝髒雪球〞,本體稱為彗核(Nucleus),直徑約數百公尺至數百公里。當其回歸接近近日點時,本體部份因太陽輻射熱能的影響,融解崩裂出大量的氣體殘渣,包圍著彗核而形成彗髮(Coma),彗髮的直徑有時會比彗核大1000倍以上。由於它把彗頭實質的放大,經太陽光的反照後,使我們從地球上可以較容易觀察得到彗星。另外在彗髮之外包圍為著由氫原子所組成的彗雲,直徑可達一百萬公里以上。 慧星事件 中央研究院院士李太楓昨天表示,「深擊號」放出撞擊器和「坦普一號」彗星相撞,【主要是希望了解彗星內部結構是鬆散或堅固,萬一將來碰到類似電影「彗星撞地球」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