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五单元第21课综述.ppt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五单元第21课综述.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五单元第21课综述

桃 花 源 记 陶渊明 八年级语文·上 新课标[人] 文言知识 1.生字注音 豁然( )  诣太守( )  垂髫( )  怡然( )   俨然( )  刘子骥( )  阡陌( ) 要( )  咸( )  间隔( )  邑人( )  叹惋( ) huò yì tiáo yí yǎn jì qiānmò yāo xián jiàn yì wǎn 文言知识 2.通假字 便要还家( ) 3.古今异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要”通“邀”,邀请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丈夫的配偶。) (古义:鲜嫩美丽;今义:滋味好。)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文言知识 无论魏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足为外人道也 遂与外人间隔 屋舍俨然 后遂无问津者 遂与外人间隔 说如此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古义:隔离;今义:距离) (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古义:渡口;今义:唾液) (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文言知识 4.一词多义 寻向所志,遂迷(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随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 身高八尺有余(整数后头表示不定的零头) 便舍船(shě ,动词,舍弃) 屋舍俨然(shè ,名词,房屋) 寻 余 舍 文言知识 鸡犬相闻(听见) 闻有此人(听说) 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 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寻向所志(原来) 眈眈相向(看) 便得一山(出现) 得其船(找到) 闻 志 向 得 文言知识 5.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 欲穷其林 处处志之 未果 林尽水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记) (名词活用为动词,实现)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消失) 文言知识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 便舍船,从口入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 问所从来 [“问(之)所从来”的省略] 作者作品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 “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文 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代表作有田园诗《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田获 早稻》《怀古田舍》等。咏怀诗,主要以《杂诗》《咏贫 士》《读山海经》等为代表。辞赋3篇(《闲情赋》 《感士不遇赋》《归去来兮辞》)、韵文5篇(《扇上画赞》 《读史述》《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 散文4篇(《孟嘉别传》《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 子俨等疏》),共计12篇。 理解文题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桃花源”是记的对象。以“桃花源记”为题目,既点明了文章的体裁,又向读者阐明了文章所写的对象及内容。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 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 造成的苦难,有着真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 现状,也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只好借助创作来 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 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文章主旨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 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了鲜明对照。它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脉络梳理 重点探究 1.阅读全文,简要叙述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本文的故事情节。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 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 桃源的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