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含纳米ATO 透明抗静电涂料的研究吴六六, 陈国建, 吴秋芳, 於定华( 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200237)0 引 言高分子薄膜材料 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电绝缘性, 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但由于其表面电阻率高( 通常为1012~ 1030??Ω?) ,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积聚静电, 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 会产生一系列危害, 造成重大损失。目前, 抗静电剂[ 2]分为两大类: 第1 类, 导电物质( 炭黑、碳纤维、金属微丝、导电聚合物及导电无机物) ; 第2 类: 水分吸附型抗静电剂。导电物质作抗静电剂, 可随其加量的变化, 使高分子材料具有不同等级的抗静电性甚至变为导电体, 但加入导电物质会影响薄膜的色泽、透明度等而使其应用受到诸多限制[ 3] 。水分吸附型抗静电剂受环境的约束太大, 很容易在高温或低湿的条件下失去抗静电作用。掺锑二氧化锡( Ant imony Doped Tin Ox ide, 简称ATO) , 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透明抗静电及导电材料 。将它制成纳米级, 可在小型化、集成化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纳米级ATO 透明抗静电薄膜材料与传统的透明抗静电材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 首先, ATO 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 既具有高的光透射性, 又显示出准金属特性的导电性能 , 在许多应用条件下, 对制品的颜色和透明度都能达到一定要求, 而炭黑等传统抗静电薄膜材料则不可避免地影响最终制品的质量[ 5] ; 其次, AT O 透明抗静电膜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及耐候性, 并且ATO导电膜层与基材的附着性好, 机械强度高[ 8] , 不受气候和使用环境的限制。1 实验部分1.1 原材料纳米级透明导电粉: 掺锑二氧化锡ESN-185, 平均粒径20~ 50 nm, 比表面积80 m2/ g, 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树脂: 聚酰胺、丙烯酸树脂、硝基纤维素树脂, 均为市售品; 溶剂: 醋酸乙酯、丁酮、异丙醇、二甲苯, 均为分析纯; 附着力促进剂( 主要成分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化合物) : JS-F4021, 上海锦山化工有限公司。1.2 透明抗静电膜的制备将纳米级ATO、溶剂、树脂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到50 mL 的球磨罐中, 进行球磨分散, 制得抗静电浆料,然后用刮棒将其涂覆于表面经过电晕预处理的PET薄膜上, 即得透明抗静电膜。1.3 性能检测和表征用JEM-1200EX2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抗静电浆料中AT O 粒子的分散状态;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ATO 粒子在成膜物中的分布状态; 用WSRTG330型Surface Resistance to Ground Meter 及ZC-46A 型高阻抗计测定涂层的表面电阻; 用722 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定抗静电膜的透过率( 透明度) , 测试光波波段为600 nm, 空白PET 薄膜的透过率定为100%; 按GB1720- 79 测定附着力。2 结果与讨论2.1 ATO含量的影响抗静电薄膜通过掺入ATO 而导电, 所以ATO 含量( 质量分数, 下同) 及其分布状态直接决定了薄膜的导电性。ATO 含量对涂层表面电阻的影响见图1。由图1 可见, 当ATO 含量达18% 左右时, 曲线突然下降, 导电性迅速提高。这是因为, 在ATO 含量相对较低时, ATO 粒子之间的接触或接近以形成导电通道的机会较小, 同时, 基料树脂含量高, 粘滞力大, 也不利于ATO 导电粒子的运动, 电阻率自然就高。当ATO 导电粒子的含量到达一定程度时, 基料树脂可以将导电粒子充分粘结并收缩到相互接触或接近的程度, 涂料的导电性迅速提高。由图1 还可见, AT O 含量达23% 后, 表面电阻的变化趋于平缓,表明AT O 含量有临界点, 经实验确定, ATO 的临界含量约为23%。进一步增大ATO 含量, 对于表面电阻的改善没有很大的帮助, 反而会影响薄膜的色泽、透明度以及在PET 薄膜上的附着力、机械强度等物理性能。根据具体应用, 综合考虑透明抗静电薄膜的要求, 以选择ATO 的最佳含量。2.2 基料树脂的影响基料树脂是ATO 导电填料的载体, 它不仅决定抗静电涂层的理化性能, 而且影响涂层的抗静电性 。当基料树脂的表面张力较小时, 有利于树脂对ATO 粒子的润湿和分散, 使ATO 粒子间接触点总数增加, 从而使涂层的导电性提高。基料树脂对涂层表面电阻的影响见图2。由图2 可见, 以丙烯酸树脂作为基料树脂, 所得导电薄膜的导电性差, 而以聚酰胺和硝基纤维素树脂为基料树脂, 导电薄膜的导电性能较好。这是由于丙烯酸树脂的表面张力较大,ATO 粒子在树脂中的润湿分散性不好, 粒子之间不易接触形成导电通路, 且成膜时树脂的收缩不够, 进一步影响了导电通路的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