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七年级科技教案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下七年级科技教案综述

2016年下期七年级科技教案 平乐乡学校:胡小叶 1、寻找蚊子的“老家” 教学内容蚊子与疾病任务目标生了解蚊子与疾病的知识。 使学生能流利地读课文并能简要地复述。 学生勇于探索、深入研究的能力。 确是非,懂得善恶之分。 如何驱蚊。重、难点1.蚊子与疾病的知识。2.传播什么疾病,如何传播的是本课难点。器材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课程内容操作意图实践修改开始准备 (第一块)1.导入 同学们,夏天就要来临了,我们又可以脱掉沉重的大衣,身着飘逸的衣裙走在阳光下,走在绿荫间,可是一到晚上,我们就会遭到一个个小型“轰炸机”的袭击,真是苦不堪言。你们知道这给人增添麻烦的小东西是什么吗? 2.谁知道有关蚊子的资料?(蚊子喜叮哪些人?一、出汗多的人。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蚊子对此非常敏感,一旦嗅到这些物质的气味就食欲大开。二、肺活量大的人。肺活量大的人呼吸自然深长,呼出的二氧化碳较多,蚊子嗅到后群集而来。三、皮肤色深,穿深色衣服的人。肤色或衣着颜色越深,对蚊子无反光作用,易受蚊子叮咬。因此,在盛夏时节,以穿浅色衣服为宜。  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有关蚊子的资料。基本内容 (第二块)1.如何消灭蚊子? 一要注意治理居室周围的环境卫生。房前屋后的积水洼地要填平整,家里的水缸要加盖盖好,不乱倒生活污水。 二是在池塘、水沟喷洒灭蚊药物,使蚊子不能孽生。 三是使用蚊帐、蚊香等蚊工具,隔离或驱走蚊子。 2.蚊子怎样传播疾病? 通过血液传播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疾病。 讲述本文的重点内容消灭蚊子和了解蚊子传播疾病的方法。 基本内容 (第三块)1.总结:学完这课后,我们对这小小的蚊子可不能掉以轻心,碰到一个就消灭一个,使我们的身体免受侵害,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2.作业:完成第10页练习与思考1、2题。 板书: 消灭蚊子 传播疾病 消灭方法总结巩固新知。2、“煮不死”的小鱼 教学过程: 1、 出示:小金鱼(你们喜欢吗?下课时候,谁表现好,就奖励给他) 2、 取出一只烧杯,灌满水,里面一只小金鱼。师问:你们猜猜看:要是放在火上烧,金鱼会不会被烧死?(学生猜不着) 3、 师演示过程,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看清楚每个动作,并指生说清楚。 4、 分组实验,注意观察和记录。 5、 指生读记录。 6、 师:实验中,你们遇到了什么疑问吗? a) 水烧开了,为什么小金鱼烧不死? b) 火焰分为内焰和外焰,给小金鱼加热的是内焰……(教师说:你再想想)〔教师如果换一种引导,譬如:你就用另一种方法,实验一下,看看烧得死烧不死?〕 c) 看到小金鱼跳出来了(想过为什么吗?)刚才实验有趣吗?有收获吗?想和别人分享吗?告诉谁,告诉什么?你有什么打算? 7、 写作。 快速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种子萌发的条件: (1)内部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结构和活性胚。 (2)外界条件:要有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2、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 (1)实验装置: (2)实验分析:实验现象中上有②号种子萌发,①与②对照,①号种子缺水分,③与②对照,③号种子缺乏空气,⑤与②对照,⑤号种子缺乏适宜的温度。本实验设计具有多种对照组,但采用一粒种子偶然性误差较大。 (3)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要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实验测定装置   (2)发芽率的计算: 4、水底喷泉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制作原理和解释喷泉形成的原因 2、客观形象地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实际应用 3、巩固物理知识如一定质量的密闭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变化规律,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等等 4、通过动手制作喷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具准备: (1)外壳比较厚实的饮料瓶; (2)喷水管:用废签字笔芯去掉其笔尖金属部分并清洗干净; (3)出水管:废签字笔外笔杆,下端用橡胶管; (4)储水槽:可用废饮料瓶装水,用来提供持续的水源; (5)排水槽:也用废饮料瓶装水,盛接出水管流出的水,也可直接把出水口与下水道相通。 (6)饮料瓶盖或橡皮塞:用于封闭瓶口 三、教学过程: 1、大气压的存在 教师介绍: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的作用,叫大气压强,大气压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演示实验:覆杯实验、吸盘挂钩、吸管吸饮料、注射器的使用等等,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讨论:人的呼吸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教师总结: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变大,压强变小。 2、展示制成的简易喷泉,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