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求助于防治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随时面临环境适应、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恋爱感情和择业就业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一般可伴随大学生心理发展而自己解决。但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相对不足,独立生活经验欠缺,常常会在突然其来的严重心理问题面前束手无策。人的心理与精神,也和人的身躯一样,可能出现异常、障碍和疾病。躯体疾病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如发烧、呕吐等,大学生容易识别,并能主动求医;而对心理与精神疾病,同学们却不甚了解。因此,了解心理障碍的有关知识,珍惜生命,学会求助于预防,对于预防和克服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提高生命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前言
目 录
心理障碍的概念与特征
大学生心理困扰与心理障碍
大学心理求助的途径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防治
心理障碍的概念与特征
1
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又称精神障碍或心理疾病,是指一系列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或使个体感到痛苦的异常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心理功能的紊乱。
习惯上把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以及恶劣心态称为轻型心理障碍。轻型心理障碍是个人或社会是不适宜的。而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则被称为重型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重型心理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以情绪、认知、行为方面的改变为特征,伴有痛苦体验和功能损害
心理障碍的概念
一是不协调性
心理障碍患者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想称者或者反应方式与正常人不同。
如: 成年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儿童出现成人行为,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等。
心理障碍的特征
二是障碍对象的针对性
心理障碍患者往往对待定的障碍对象
(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
有强烈的心理反应
(包括思维、动作行为)
而对非障碍对象的表现可能是正常的。
三是适应不良
心理障碍患者的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照正常人的标准完成某项社会功能
如:社交焦虑症、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锋利的工具、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等等。
四是需求助于专心心理工作者
心理障碍患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所以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帮助和指导是必须的
大学生心理困扰与心理障碍
2
孤独感
自卑感
压抑感
困惑感
烦躁感
心理困扰与心理障碍的产生具有很多方面的原因,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由于社会转型和自身发展阶段影响。正处于青春期、社会阅历浅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产生具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般来说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心理困扰则更多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下面对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做重点介绍。
产生的原因
焦虑感
产生的原因及调节方法
1.情绪控制调节失常使大学生产生自卑感
大学生的情感丰富、强烈却极不稳定,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喜怒不定。会因一点小胜利而沾沾自喜,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许多大学生都是中学时的学习尖子,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而进入大学之后,曾经的光环不在了在,这使得他们的优越感受到重创。此时,一旦学习成绩稍有波动,就会降低自信心,甚至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调节方法
爱情和情歌一样,最高境界是余音袅袅。最凄美的不是报仇雪恨,而是遗憾。最好的爱情,必然有遗憾。那遗憾化作余音袅袅,长留心上。最凄美的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追寻爱情,然后发现,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
2.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使大学生产生孤独感
产生的原因
调节方法
大学新生离开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多少有些不适应。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关系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有的学生过分关注自我,注重自我人际关系交往中的地位,过多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对别人缺乏关心和谅解,导致了人际交往中的自命不凡和别人过于挑剔。这不仅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负性情绪的排解。
1.承认问题的存在:当人们感觉孤单,要探索此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得承认孤单的感觉,并且明白,要针对问题有所解决,痛苦是难免的。
2.探究造成孤单的因素:众所周知,造成孤单的原因多如牛毛,如果能确认这些原因(透过与辅导员一起讨论及透过对问题的探索),就可以针对原因来治本,而不止是减轻症状而已。
3.接受不能改变的情况:在探讨原因时,重要的是得认清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如造成孤单感的不良自我观念或自贬的态度),哪些不能改变的问题。
4.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虽然有些造成孤单的原因已根深蒂固,但仍有些因素是可以改变﹑修正或去除的跟寂寞说拜拜。
调节方法
产生的原因
3.择业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验动物学(462页PPT课件).pptx VIP
- Unit 5 Let’s go Hit it big课件 2025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
- 高教版中职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第七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pdf VIP
- CJJT 291-201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勘察标准.docx VIP
-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整理.docx VIP
- 康士廉CS400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车辆运营服务方案.docx VIP
- 《消费心理学》全套完整版教学课件(共217页PPT).pptx
- ANSI ESD S20.20-2021(完整中文版本).docx VIP
- 钢筋承包合同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