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河南名校 2016届高三暑期大冲关 26
语 文
第 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诗歌起源的探讨同艺术起源的探讨一样,曾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时至今日,用思
维与文化的眼光重新考虑这一课题,似可区分出诗歌的二重起源——圣诗与俗诗,分别加以
探讨,可以避免许多纠缠不清的死结,使问题逐步明朗化。
简单地讲,圣诗指服务于宗教信仰和礼仪活动的诗歌唱词,如祭祀歌词、咒词、祝祷之
词、招魂曲词等等。圣诗起源较早,当与人类法术思想的成熟和语言的发生同步。各大文明
初始时期被各种宗教奉为“经”的诗歌作品,如古印度《吠陀》和《薄伽梵歌》、古伊朗的
《阿维斯塔》、希伯来《圣经》中的诗篇、古埃及的《阿维斯塔》中的诗作、苏美尔和巴比
伦文明中的颂神诗与创世史诗《艾努玛·艾利什》、古希腊文明中大部失传了的诗体启示录
等,便都是因及时见诸文字记载而保存至今的圣诗。俗诗是相对圣诗而言的,泛指一切与宗
教信仰并无直接关联的民间歌谣、韵语唱词等。俗诗的起源从理论上讲,当与圣诗不相上下,
同样以人类语言能力的发生为前提。但由于二者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大不相
同,所以早期的俗诗大都因为无法及时记录为文字而湮没无闻了。《诗经》中的“颂”与“风”,
大致相当于这里所说的“圣诗”与“俗诗”,而“雅”则介乎二者之间。
圣诗与俗诗虽同样古老,但其内容和形式却各具特色,相互之间既有影响作用,又明显
地属于不同的思维和文化的产物。圣诗的溯源研究实际上必然属于宗教文化的范畴。俗诗的
根源则在于世俗文化,尤其是民间的文化。随着从原始到文明的演进,许多本来作为宗教信
仰对象的圣诗逐渐向世俗化方向转变,也就是从固定于仪式场合演唱的歌诗向非信仰的、文
学性的说唱诗转变。我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现存的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以创世神话和祖
先事迹为主题的长叙事诗,似可看作由仪式性的圣诗脱胎而来的产物,但它们同世俗的抒情
歌诗并不同源。安德鲁·兰的看法是,应区分民歌与史诗的不同来源,他说:“民歌有长时
期和普遍的流传是可以证明的;这些歌,是从民众嘴里和心里出来的,同那些艺术诗,由于
贵族为得到一种只有他们能有的那种史诗而生的,可以说是正相反。”
按照这种看法,民歌出自民间,反映的是民众的世俗心声;史诗出自贵族,是个人性诗
作的滥觞。如果参考当代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安德鲁·兰所
区分的两类源头实际上正是“圣”与“俗”的区别。
与史诗相对的民歌或歌谣之所以具有充分的世俗特性,是因为它们出自远离宗教圣事
的民间下层阶级。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说的正是下层民歌创作的情况,与“美
盛德”的宗教诗和史诗显然大异其趣。
(摘编自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
究》)
1.下列对“圣诗”与“俗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来源:学科网]
A.圣诗与俗诗是学者运用当今的思维与文化的眼光来研究诗歌起源时似可区分出来的
诗歌产生的两个不同的源头。
B.圣诗与俗诗虽然属于不同的思维和文化的产物,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各自的
特色,但它们之间互相有影响。
C.俗诗泛指一切与宗教信仰并无直接关联的民间歌谣、韵语唱词等,在初民意识形态中
2
的重要性及地位超过了圣诗。
D.圣诗是指服务于宗教信仰和礼仪活动的诗歌唱词,各大文明初始时期被各种宗教奉
为“经”的诗歌作品即属于此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用思维与文化的眼光探讨诗歌的起源,虽然可以避免不少纠缠不清的死结,使问题逐
步明朗化,但还不能很肯定地说彻底解决了诗歌起源的问题。
B.《阿维斯塔》、《阿维斯塔》、《艾努玛·艾利什》等作品之所以能够被大部分记载下来并
得以流传,可能是因为它在初民意识形态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C.民歌出自民间,反映的是民众的世俗心声;史诗出自贵族,是个人性诗作的滥觞。安
德鲁·兰的观点恰好说明诗歌的起源有“圣”与“俗”的区别。
D.圣诗与俗诗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许多本来作为宗教信仰对象的圣诗
从固定仪式场合演唱的歌诗变成非信仰的、文学性的、说唱性的俗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理论上说,俗诗与圣诗起源的时间应该差不多,它们都以人类的语言能力的产生为
前提,但圣诗源于宗教文化,俗诗源于世俗文化。
B.我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现存的以创世神话和祖先事迹为主题的史诗性质的长叙事诗,
似可看作由仪式性的圣诗转化来的,但依然与源于世俗文化的俗诗不同。
C.民歌或歌谣之所以具有充分的世俗特性,是因为它们是下层百姓在自己的实际生活环
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2016届高考语文 文言文专题练习.doc
- 海南省文昌侨中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 河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暑期大冲关试题(八)(PDF).pdf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国际学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高补班,无答案).doc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国际学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艺术班).doc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国际学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应届班,无答案).doc
- 河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暑期大冲关试题(二十八)(PDF).pdf
- 湖北省云梦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试题.doc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摸底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 河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暑期大冲关试题(二十三)(PDF).pdf
- 河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暑期大冲关试题(二十五)(PDF).pdf
- 河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暑期大冲关试题(二十一)(PDF).pdf
- 河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暑期大冲关试题(九)(PDF).pdf
- 河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暑期大冲关试题(六)(PDF).pdf
- 河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暑期大冲关试题(七)(PDF).pdf
- (辽宁版)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重庆版)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 (重庆版)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河南省2016届高三语文暑期大冲关试题(三)(PDF).pdf
最近下载
- 幼儿园食品供应商的会议记录.docx
- 2025年国企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三维图示)ppt315页.pptx
- 《GB_T 21431 - 2023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最新解读.pptx VIP
- 广州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质量风险管理服务规程.doc VIP
- 小数巧算思维课(课件)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1).pptx
- 《疫苗研究》课件.ppt VIP
- 【A纺织公司存货管理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数据图表论文)】7500字.docx VIP
-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爱丽丝漫游奇遇记).pdf VIP
- 糖心苹果创业项目.pptx VIP
- 浙教版五年级上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