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融入集体—建设良好的班集体.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融入集体—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融入集体 一、班集体的含义 在学校教学班基础上,在教师教育指导和集体主义价值引导下,在共同活动中形成文化心理共同体。 班集体的组织结构 班级中的正式组织——班委会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 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影响 二、个人与班集体的关系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小水珠的故事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 二、个人与班集体的关系 三、班集体的作用 促进学生社会化 满足学生个体心理需要 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四、构建良好的班集体 (一)良好班集体的特征 明确的奋斗目标 健全的组织系统 严格的制度纪律 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二)班集体建设策略 1.目标明 共同目标 个体目标 《班级公约》 “班训”、“班旗”及“班徽”。 (二)班集体建设策略 2.班风正 讲诚信 爱集体 纪律好 讲文明 守规范 (二)班集体建设策略 3.学风浓 学习习惯好 学习氛围浓 勇于实践 富于创新 (二)班集体建设策略 4.班容美 班级标志美 硬件环境美 个人卫生美 (二)班集体建设策略 5.协调佳 师生互敬互爱 同学间和睦相处,不断提升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团结合作 (二)班集体建设策略 6.活动好 主题班会 班级文体活动 参加全校性的集会 (二)班集体建设策略 7.绩效优 讲道德、守法纪 积极参与各类活动 就业渠道宽,就业率高 讨论 怎样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 与同学们共勉 所谓正式群体,是为了完成组织所规定的特定目标与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官方组织机构,在正式群体中,人们应当从事由组织目标所规定的行动,并使自己的行动指向于这个组织目标。 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所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一样,班集体里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派”,首开行为科学之先河的霍桑称其为“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一起构成了班级中人际关系的总和。非正式群体在班级里虽然不占主导地位,但也影响着学生个体的成长,对班级的管理也具有重大作用。学生中总还有一些人自然地组合在一起,他们三五成群,形影相随,行动一致,彼此之间保持着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关系,为了“小社会”的利益,往往游离于集体之外,不利于团队精神的形成。那么,什么是非正式群体呢? 所谓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自然而形成的群体。这种群体的成员间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完全是以个人间的好感、喜爱的基矗群体的成员也有比较固定的相互关系结构及协调性较强的行为规范,会自然产生“领头人”。班级中的非正式学生群体是管理者最应当重视而又恰恰最易被忽视的要素。非正式学生群体存在产生于正式组织之间,又区别于正式组织。是学生人际关系的一部分。 (一)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随着学生接触时间的增多,兴趣爱好等的展露,便会在班中自发地形成一种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有积极向上的,即对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正确舆论形成产生正面作用。也有中间型的,他们一般不会违反校纪校规,但对班中的事也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还有一种是破坏型的,他们在情感上与集体格格不入,在行为上常有关班集体对立。从其与班级的关系来看,非正式群体可以分为: (1)亲班级型(或称积极型):这种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建设目标是赞同的,积极支持,配合班级工作,如许多班级中自然产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即属此种。它的存在,有利于班级目标的实现、教学工作的开展和班级管理,主要由班级中德、智、体诸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组成,是一种积极的因素。 (2)中间型(又称逍遥型):这种非正式群体对整个班级情况不甚热衷,有超然方外的的迹象,当班级活动于他们有利时,能主动投入,反之则不闻不问,但一般也不会与班级利益发生尖锐冲突。一些学生由于地理上的沿缘关系,如同村、同一生活小区等,容易结合在一起,形成关系密切的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的比率也是相当大的。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构成影响和损害。 (3)反班级型(又称破坏型或对抗型):这种非正式群体与班级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它们的破坏性很强,转化此类非正式群体是班集体建设的一项棘手的工作。大多由后进生组成,对班、校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活动有干扰作用。其中的破坏(有害)型群体。其成员与班、校集体在感情上处于对立状态。他们人数虽少,但往往与社会上的一些小团伙有牵连,如打架斗殴等,因而破坏性极大。 (二)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尽管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多种多样,但都有其共同的特点。 1. 非正式群体内有较强的凝聚力。情感是维系群体成员的纽带,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群体的自卫性、排它性等 “ 抱团 ” 现象,就是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强的体现。 2. 非正式群体内团体压力较大。非正式群体都有自己的群体规范。这种规范是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