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公开课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肖邦故园 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   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飘到金黄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 分析研读课文的20~27节,扣住第二十节最后的一句话“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来作文章。 故园之春 诵读这一节课文,找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找出喻体 ; 春天的肖邦故园和什么样的肖邦音乐“般配”? 故园之夏 “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作者选择了故园中的哪些景物来让我们回忆起肖邦最成熟的作品的。请朗读课文并找出文中描写的内容以及与之对应的肖邦的成熟的作品。 故园之秋 秋天,作者说“别有一番风味”。那么请大家看一下课文中关于秋天的描写部分,请注意尤其在情感的表述方面与春夏两季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在这么多秋的景物中,究竟哪一样招来了作者的思绪?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思绪? 干枯的落叶踩在脚下的沙沙声让我们理解了肖邦的“深沉的郁闷”,想起了“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为什么这里的秋天却是这样的一个悲秋? 1849年10月17日,还不到四十岁的天才――肖邦,逝世于巴黎。四十岁,通常是一个人成熟且最具创造力的时候,然而在人生的这个金色的季节肖邦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因此这是一个我们和天才永别的季节。 故园的四季――生命的四季 故园之冬 朗读课文的最后四个小节(第24~27节)。请注意文中的“没有”与“有”。 肖邦在生命的秋季就已经结束,为什么这里作者说“他还在这里”? 这里的他指的是肖邦的灵魂,肖邦的音乐就是肖邦的灵魂,它是永存的。 思考: “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 对于冬天,作者没有过多的铺陈描写,为什么却认为冬天是最美的? 用了六个“没有”排比,这些句子的直接叙述,无疑在强调肖邦故园的冬天何等寂静,何等冷清,何等了无生机。同时,这里的“寂静、风雪”以及25段中“你”的处境实际上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当波兰人民遭受到苦难、困顿时,肖邦和他的音乐与你在一起,你仿佛听到了他遥远的心跳,肖邦的音乐和精神鼓舞、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在音乐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善无瑕的肖邦,一个无比纯净的灵魂,在与这个纯洁的人“促膝谈心”时,我们的灵魂也得到了净化。 在肖邦的故园中,无处不洋溢着肖邦的音乐;在肖邦的音乐中,无处不眷恋着自己的家园。 1.为什么不用别的事物来比喻,非要用肖邦音乐的特点来比喻肖邦故园呢?(浏览3——8自然段) 作者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紧密得多。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 …… 故园与肖邦 2.肖邦与故园(故乡、祖国)又有怎样的故事呢?(阅读9—12自然段) 肖邦对故园有着无尽的爱,他用音乐寄托满腔热情和对故土的眷恋。 认识肖邦 材料1. 1825年,肖邦16岁,他写下了一首歌词: 小鸟在枝头鸣叫, 知了在树梢吵闹, 它们的语言, 我听清了, 还波兰人自由, 让自由的波兰风光再现…… 材料2. 1827年,肖邦18岁,他在日记中写到: 我将为波兰民族作曲一生,我的生命将和波兰人民、和波兰的土地紧密地相连着。 材料3. 1830年德军攻占波兰,肖邦带着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流亡到巴黎。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 材料4. 德国诗人海涅对肖邦音乐的评价: 他在钢琴前坐下的时候,我觉得仿佛是一个从我出生地来的同乡正在告诉我当我不在的时候曾经发生的最奇怪的事情。有时我很想问他:“家里的那些玫瑰花还在热情地盛开吗?那些树还在月光下唱得那么美吗?” 肖邦被后世称为神童,“音乐诗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