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综述.ppt

24课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综述.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课件: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综述

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十、★拐卖妇女、儿童罪(第240条) 问:如果在拐卖中不违背被害人意识,如何处理? 问:拐卖中过失致人死亡的,如何处理? 问:拐卖中故意杀害被害人的?奸淫或使其卖淫,如何处理? 问:收买被拐卖妇女后,强迫其卖淫的? 题:王某先后拐卖妇女12人,在此过程中奸淫4名被拐卖的妇女并强迫另外两名被拐卖的妇女卖淫。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拐卖妇女罪 B、拐卖妇女罪、强迫卖淫罪、强奸罪 C、拐卖人口罪 D、拐卖人口罪、强迫卖淫罪、强奸罪 题:下列哪些行为应定为拐卖妇女、儿童罪( )   A.承担接送、中转、拐骗妇女、儿童任务的     B.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强奸被拐卖的妇女的   C.以收养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D.以出卖为目的,在绑架婴儿过程中致使婴儿死亡的 案:被告人姜某,女,29岁,某歌厅签约歌手,未婚。10年被告人认识了杨某(38岁),某私营企业老板,某市政协副主席,有妇之夫,两人多次发生性关系。后来,杨某欲想摆脱姜某纠缠,姜某便以到市委、市政府告发他乱搞男女关系相威胁,提出可以出点钱摆平一下。这样姜某先后从杨某那敲诈人民币2万元,杨某本想不给,但姜说:“不给可以,我可以马上叫你的政协副主席当不成!” 2010年8月27日姜某来到杨某家准备再要点钱,正巧杨某外出开会,只有小女儿(5岁)和保姆在家,因姜某与保姆较熟,姜某提出带杨某的女儿出去玩玩,保姆同意了。姜带着杨某的女儿出去后,顿生勒索杨某的歹念。于是将杨某的女儿送到另一情夫家,到了晚上她打电话给杨某要其携带3万元到指定地点赎孩子,事成后一刀两断,并威胁说:“如去报案,自己考虑后果。”杨某答应了姜某的要求, 但姜某害怕杨某真的报案,如果那样,估计自己活不下去了,于是顿生杀死杨的女儿然后远走他乡的歹念,就用铁锹打死了杨的女儿。杨某带着3万元钱按照指定时间地点来赎领孩子,可等了3个多小时未等到,遂报案。2010年8月30日,姜某在某海滨城市被抓获。 问:姜某的行为构成哪些罪?理由是什么? 是指不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行为。 十一、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241) 收买后不阻碍妇女返回原居住地或者没有虐待儿童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不追究刑事责任。 1.拐卖儿童罪与拐骗儿童罪的区别? 2.拐卖儿童罪与绑架罪的区别? 3.出卖亲属的,如何处理? 问:在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实施非法拘禁行为的,如何处理? 答:两者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但根据《刑法》第241条第4款规定,应实行数罪并罚。 答:应根据牵连犯的原则,以拐卖妇女、儿童罪从重处罚。 问:收买妇女、儿童后,为防止被收买的妇女、儿童逃走,而将其拘禁的、发生性关系的、伤害的? 题:王某在闹市中一栋楼房的7层居住,一天他认为家中的菜刀用得太久,早已生锈,应该扔掉,但要下楼扔到垃圾箱又觉得麻烦,遂顺手将其丢出窗外,使在行走的于某被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构成了( )   A.意外事件 B.间接故意杀人罪   C.故意伤害致死   D.过失致人死亡罪 题: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强奸罪?( )   A、人贩子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B、收买人强行与被收买的妇女发生性关系的   C、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对被运送人有强奸行为的 D、利用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妻子的 十二、★诬告陷害罪(第243条) 指捏造犯罪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十二、★诬告陷害罪(第243条) 十二、★诬告陷害罪(第243条) A.捏造事实的行为 B.捏造的必须是犯罪事实 C.必须有告发的行为 十三、诽谤罪(第246条) 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 (3)犯罪目的不同。 (1)直接客体不同。前者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后者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权。 (2)内容和行为方式不同。前者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并向有关机关进行告发;后者是捏造并散布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虚假事实。 ■为诬告他人,实施其他犯罪,然后进行告发,诬陷他人的,如何处理? ■如果只实施了其他犯罪,但还未进行告发,如何处理? ★ 数罪并罚。 ★ 以所构成的犯罪论处,意图诬陷他人应作为量刑情节。 例:李某(女)和王某(女)因小事情而扭打在一起,陈某(男)上前去拉架,王某骂陈某是流氓,并且到公安局控告陈某欲强奸她。后经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