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华学生百科全书:趣话集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中华学生百科全书:趣话集邮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趣话集邮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19 世纪 30 年代的某一天,伦敦一个中学的校长罗兰·希尔正在街上散 步,他看到一位邮递员把一封信交给一个姑娘。姑娘接过信,匆匆瞟了一眼, 马上又把信还给了邮递员,不肯收下。希尔十分纳闷。邮递员走后,他好奇 地问姑娘为何不收信,姑娘羞怯地告诉他,信是她远方的未婚夫寄来的,因 为邮资昂贵,她支付不起,所以不能收,不过,她已从信封上了解了对方的 情况。原来,他们约好在信封上作一种只有他俩才懂得的暗记,这样,用不 着看信的内容就互通音讯了。希尔深感邮政制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决心进 行改革。 那时,英国的邮政制度十分繁琐,除了国会议员享受免费邮寄信件的特 权外,其他人寄信都是由邮递员根据路程远近,信纸页数的多少向收信人收 费,邮资昂贵,一封普通国内信件的邮资竟高达 6 便士,最高的收到了 17 便士,而当时英国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 18 便士。因此,拒付费 用、拒收来信的争执时常发生。 在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分析、计算和创新后,罗兰·希尔提出了“降低 邮资、统一收费标准、简化邮递手续”的思路。1837 年 1 月,他以上述观点 为基础写成了一本题为《邮政改革:重要性及实用性》的小册子,呈递给当 时的财政大臣,不料受到冷落。出于无奈,他只得将小册子修改后公开发表。 他提出了三项建议:由寄信人在邮局付现金;通过对信封、信纸收费的办法 统一邮资;使用“一片只够盖上邮戳即可的纸片,在其背面涂上粘液。这样, 其持有者将纸片浸湿后,可将它帖在信封之上”。 这三项建议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这种情况下,1839 年 8 月, 维多利亚女王签署法令,决定正式采纳希尔的建议,并调希尔进入财政部负 责实施这一计划。1839 年 9 月 6 日向全国公开征集“标签”(当时尚不叫邮 票),在收到的 2600 多封应征图案中,5位作者的 4份作品获奖。罗兰·希 尔根据这 4份作品,以威廉·维恩所作的维多利亚女王肖像的纪念章作原画, 用绘画颜料画了两幅邮票画稿,交查尔斯和费雷德里克·希思父子雕刻,邮 票由帕金斯·倍根公司承印,以黑色为基调,下方印有“一便士”字样,故 称为“黑便士”。 原定于 1840 年 1 月 1 日启用的邮票因设计的延误,1840 年 5 月 6 日正 式开始使用,与“黑便士”同时使用的还有“蓝便士”(面值两便士的蓝色 邮票)。从此,邮票在世界上诞生了。 邮箱的诞生 1488 年,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迪亚斯·巴托梅欧率领船队绕过好望角, 在南非海岸遇到了大风暴,全船人遇难,仅有几个人侥幸游上了海岸。风平 浪静后,经过一番努力,他们修复了一只小船,落难者准备返航。临行前, 其中有个军官详细地记下了这次遇难的前因后果,将笔录放进一只皮鞋里, 然后又将鞋挂在离岸不远的一棵树的树杈上。他的本意是:如果他们求生成 功,这只皮鞋里的信就可告诉人们他们的下落和去向。一年后,另一批葡萄 牙水手在此登陆,他们在自己同胞蒙难处发现了皮鞋及藏在里面的信。读完 后,又在此地建起了一个小礼拜堂以示纪念。后来,小礼拜堂周围诞生了一 个个村庄。有意思的是,当初这只皮鞋,竟被作为专门的邮箱长期使用起来。 迄今,当年挂皮鞋的这棵树还矗立着,以表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邮箱诞生地。 打孔机的故事 邮票打孔机是 1854 年在英国发明的。 最初的邮票是整版无孔无缝的。比如 1840 年发行的“黑便士”是 240 枚一版(当时 1 镑=240 便士),每枚邮票的左右下角都各有一个英文字母, 以表示其在整版中的位置。同一行邮票的左下角字母相同,行次自上而下分 别按 A、B、C?? 至 T。右下角字母表示邮票在横排上的位置,从左至右分 别按 A、B、C??至 L 排列。由于整版的张数较多,所以出售和使用邮票都 必须用剪刀把它从整张上剪下来,十分麻烦。 一次,一个叫亨利·亚瑟的爱尔兰工程师在伦敦的一家酒店里吃饭,他 注意到一个新闻记者在一边喝酒一边写当天的新闻。写好后,记者把稿子分 别装进几个信封里,准备寄到外地的几家报馆里去。他从衣袋里取出一大张 “黑便士”邮票,可是,他身上没带剪刀、酒店里也找不到。忽然,这个记 者灵机一动,从衣襟上取下一枚小别针,在邮票和邮票间戳上一行小孔,轻 轻地就把邮票撕开了。亨利·亚瑟从这里受到启发,发明了打孔机。1854 午, 英国发行了第一枚有齿孔的邮票。发展到今天,各国已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 控制打孔,齿孔有园形、菱形、正方形等各种形式。据说,美国华盛顿雕刻 印刷局从邮票齿孔上打下来的小纸屑,每年累计达 10 吨。 集邮的起源 没有人知道谁是世界上第一个集邮家,但在邮票问世后不久就有人开始 收集邮票了。起初,收集邮票甚至是一种带有某种奇妙性质的活动。19 世纪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