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滁州经开区总体规划文本-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发展目标 3
第三章 空间管制规划 5
第四章 目标定位与规模 6
第五章 用地布局规划 7
第六章 综合交通规划 12
第七章 绿地系统规划 14
第八章 河流水系规划 15
第九章 空间景观规划 16
第十章 市政工程规划 18
第十一章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6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规划 29
第十三章 建设用地控制 32
第十四章 分期建设 35
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措施 36
附表:
附表1:规划用地构成表 38
附表2:规划公共设施用地构成表 39
附表3:教育设施一览表 39
附表4:管理单元控制表 39
附表5:经开区主干路一览表 40
附表6:规划道路横断面一览表(单位:m) 41
附表7:地块开发管制一览表 41
总则
规划目的
为促进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后简称经开区)总体健康有序发展,更好的指导经开区各区域的规划建设,协调经开区与周边地区的发展,特编制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5、《安徽省开发区规划编制和审批暂行办法》(2014.9);
6、《安徽省开发区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014.11);
7、《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年);
8、《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
9、《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2010-2015年)》;
10、《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11、国家、安徽省、滁州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文件。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产城互动
产业园区是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依托,而城市则是产业园区的生产、生活服务基地,只有通过城市水平的生活服务配套,才能够吸引人才,提高产业园区的生产效率,提升产业园区的附加值。另外,产城互动也将带动城市的居住、生活服务的发展,带动城市消费的发展,由此促进城市的总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2、节约集约
强化生态保护,促进土地和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建设新型低碳、生态的新型产业园区。
新型城镇化也要求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以此提升产业园区的经济实力,实现经开区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集约高效的转变。
3、生态宜居
空间布局充分考虑生活功能需求,与园区自然生态景观相融合,塑造适宜、生态、人性化的居住环境,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职能,以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
规划范围
规划经开区范围北至蓝山路北侧,南至龙蟠大道-同乐路沿线,东至京沪铁路,西至丰乐路,规划用地面积10.89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13—2030年。其中:
近期至2015年;
中期至2020年;
远期至2030年。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经开区发展目标为: “生态低碳城市新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
建设目标
建立功能明确、布局合理道路系统绿地体系 单位 2015年目标 2030年目标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平方米 —— ≤100 城镇人均道路面积 平方米 10-15 20-30 城镇人均绿地面积 平方米 30 40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15 20 城镇自来水普及率 % 100 100 城镇人均综合生活用水 升/日 400 600 城镇人均生活用电量 千瓦时/年 450 600 城镇燃气普及率 % 80 100 有线电视覆盖率 % 100 100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 72.5 100 社会发展目标
以产业发展和现代服务带动发展,引导经开区人口稳步增长;扩大就业,引导农民进城务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利益;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推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表2-2:社会发展目标主要指标一览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目标 2030年目标 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 % —— ≥99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 15000 120000 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 % 2 2 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 % 100 100 义务教育普及率 % 100 100 千人图书馆及文化馆建筑面积 平方米 20 30 城镇千人拥有医生数 名 ≥5 ≥20 城镇千人医院床位数 张 7 30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 98 98 经济发展目标
优化产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实现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产出效益。
表2-3:经济发展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