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二级生物处理.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级生物处理

生物處理 二級生物處理主要是利用存在於水中的微生物,攝取水中的有機物為營養源,成為維持體內及合成新細胞的能源,在另一方面,存在於水中的有機物質則轉換成為無機物或成為另一種有機物質,轉換後的物質大多成為污泥排出。在生物處理技術中依微生物的生長方式可以分成懸浮性生長方式及接觸式生長方式。懸浮性生長方式中的微生物是以膠凝狀體的型態懸浮於反應槽中,相較於接觸式生長方式,其攝取有機物的傳阻力較小,同時可以隨時攝取有機物質,但其污泥產生量較大,對進流水具有較少的緩衝力。懸浮性生長方式的生物處理法如活性污泥法、氧化渠法等。生物處理若依其供氧方式的有無,可以區分為好氧性生物處理及厭氧性生物處理。好氧性生物處理是好氧性微生物群利用水中的氧氣以分解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成為CO2、H2O及其他附產物。其複雜的反應可以簡化的利用下列反應式表示: 有機物(含C、N、S)+好氧性微生物+O2 微生物細胞+CO2+H2O+NO3-+SO42- 好氧性生物處理比厭氧性生物處理,其分解有機物的速度較快、但其污泥生成量較多,同時所耗的能源也較大。好氧性生物處理如活性污泥法、滴濾池法、旋轉生物圓板法等均屬之。 厭氧性生物處理水中有機物可以分成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水中的酸性生成菌將複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為低分子性的有機酸,再利用甲烷生成菌將有機酸分解成為CH4、NH3、H2S等最終產物。其反應式可以如下列的反應式表示: 有機物+結合氧(如NO3-、SO42-) 酸菌細胞+有機酸+ CO2+H2O+NH3+H2 甲烷菌細胞+CO2+CH4+H2S 厭氧性生物處理法如厭氧消化法、厭氣濾床法等。 在生物處理的實驗單元中,介紹三種種常見的生物處理單元:活性污泥法、生物旋轉圓板法及厭氣處理法。活性污泥法及生物旋轉圓板法均屬於好氧性生物處理,微生物的生長方式,活性污泥法為懸浮性,生物旋轉圓板法則屬於接觸式生長方式。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屬於好氧性生物處理法,含溶解性有機物質的廢水,流入曝氣槽內與槽中懸浮型的好氧性微生物相接觸,溶解性有機物質為微生物分解成為穩定物質及增殖微生物,經增殖的微生物則於最終沉澱池沉澱分離,沉澱污泥,一部份連續迴流至曝氣槽;另一部份則成為廢棄污泥,進行處理後再作最終處置。 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主要由五個基本單元所構成,及最初沉澱池、曝氣池、最終沉澱池、污泥迴流設施與排泥設施。其系統流程如圖所示。各單元的功能說明如下: 最初沉澱池:能先行去除可沉澱的固體物質,避免因惰性固體在曝氣槽的堆積,使其有效容積降低。同時最初沉澱池也能有效的降低曝氣池的有機負荷。 曝氣池:是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中的主要單元,於曝氣槽中,好氧性微生物利用水中的有機物質為食物而增殖。微生物代謝的過程能氧化分解有機物質而達到淨化廢水的目的。 最終沉澱池:具有澄清及濃縮的雙重功用,於終沉池中可以將活性污泥沉澱以產生清澈的放流水,同時可以將活性污泥濃縮,以增加迴流污泥濃度。 污泥迴流設施:於終沉池所沉澱下來的污泥迴流至曝氣槽中以保持曝氣槽中懸浮固體物濃度的一致。於處理系統中可以藉由控制污泥迴流量以控制曝氣槽中的食微比。 排泥設施:於終沉池所沉澱下來的污泥除一部份迴流至曝氣槽以維持一定的懸浮固體物濃度,其餘的污泥則予以排出,排出的污泥因其含水率高、且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因此必須加以處理後使得棄置。 在一完善的活性污泥處理程序中,必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曝氣槽的食微比必須維持一定。食微比(Food to Microorganism ratio F/M)又稱為有機負荷或BOD-MLSS負荷。F/M比為每日流入曝氣槽內的有機物量與曝氣槽內污泥量的比值,F/M的比值可以計算如下: (kg BOD/kg MLSS-day) 式中 Q=流入曝氣槽的污水量(m3/day) BOD=流入曝氣槽污水的BOD值(mg/L) V=曝氣槽體積(m3) MLSS=曝氣槽中混合懸浮液固體濃度(mg/L) 傳統活性污泥法的F/M值約為0.1至0.35 kg BOD/kg MLSS-day。 維持一定的溶氧。溶氧控制於1 – 3 mg/L。 最終沉澱池所分離出來的污泥濃度應濃縮至比曝氣槽的活性污泥濃度為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一般以活性污泥體積指標(Sludge Volume Index, SVI)來表示。SVI值可以從曝氣槽取出混合懸浮固體倒入1L的量筒中,靜置30分鐘後,1克活性污泥所佔有的容積(mL)來表示,SVI值的計算方法如下: (mL/g) 式中 SV30為活性污泥靜置30分鐘的沉澱率 一般標準活性污泥的SVI值約為80-150mL/g。 為維持曝氣槽內活性污泥濃度的一定,應從最終沉澱池連續迴流濃縮污泥至曝氣槽內。一般標準活性污泥法曝氣槽內的MLSS約為1500-3000m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