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评析参考
本章主要名词概念
样品 对等样品 良好平均品质(FAQ) 毛重(GW) 净重(NW) 公量 以毛作净(gross for net) 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 运输标志 shipping mark 定牌 中性包装
【案例1-2】我国某公司对澳洲出口红小豆一批,合同规定为二级红小豆。卖方交货时发现二级红小豆无货。我方在未征得买方同意的情况下,用一级红小豆代替了二级红小豆,并在发票上注明:一级红小豆,按二级计价。买方在货物到达后办理进口手续时,海关以申报不实为由,向买方收取了高额的罚金。买方遂以交货品质与合同不符为由,向我方提出索赔要求。问:我方应如何处理此事?
我方交货品质高于合同规定,属于交货品质与合同规定不符。根据《公约》第35条的规定,买方有权对由此而遭受的损失向卖方提出索赔,甚至解除合同。
【案例1-3】我国A公司向英国B公司出口一批高档瓷器,规定凭卖方样品成交。合同规定,如果货物出现质量问题,买方在货物到达目的港后60天内索赔有效。货到经复验后,买方并未提出异议。但事情过去一年后,买方来电称,这批瓷器全部出现釉裂,买方据此提出索赔原货款60%的赔偿要求。卖方查验自己留存的样品,也发现了同样问题。问:卖方应如何处理
我方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英国《货物买卖法》的第三个默示条件:卖方必须交付适合商销的商品,不存在商销的缺陷。瓷器出现釉裂应该是由于配料本身和加工不当所致。这种潜在的缺陷,要经一定时间才能暴露出来。尽管买方于收货时进行了检验,但这种缺陷当时是无法发现的,而且也是双方事先无从得知的。现在买方提出异议,显然并非捏造,我方留存样品也出现同样问题,说明产品的确存在内在质量问题,不适合销售。所以,我方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案例1-4】我国某公司出口纺织原料一批,合同中规定水分最高15%,杂质不超过3%,但在成交前曾向买方寄过样品,订约后,我方又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货到后,买方提出货物的质量比样品低7%的检验证明,并要求我方赔偿损失。问:我方是否该赔偿买方的损失?为什么?
我方应该赔偿买方的损失。此案的争议在于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到底是凭规格买卖还是既凭规格又凭样品成交。本案中,合同规定水分最高为15%,杂质不超过3%,以此来看,双方是凭规格进行买卖,我方所交货物只要符合合同规定就算履行义务。但是,我方在成交前向对方寄送过样品,并且没有注明“参考样品”字样,签约后又电告对方所交货物与样品相似,买方完全有理由认为这笔业务是既凭规格又凭样品进行交易,因此卖方所交货物必须既要符合合同中的规格要求,同时又要符合样品要求。现在买方检验货物与样品不符,我方应该赔偿买方的损失。
【案例1-7】某外商欲购我“菊花”牌手电钻,但要求改用“鲨鱼”牌商标,并在包装上不得注明“MADE IN CHINA”字样,问我方是否可以接受?
我方可以接受,这是一种定牌中性包装的做法。不过要先确定对方指定的商标和牌号在国外是否涉及工业产权侵权。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为安全起见,在合同中要订明:如果发生工业产权争议,应由买方负责。
本章主要名词概念
EXW;FCA;FAS;FOB;CFR;CIF;CPT;CIP;DAT;DAP;DDP;Trade Terms(贸易术语);Symbolic Delivery(象征性交货);Shipment Contract(装运合同);Arrival Contract(到达合同)
【案例2-1】有一份FOB合同,甲公司出口卡车500辆,该批货物装于舱面,其中40辆是卖给某国乙公司的,货物抵运目的港后由承运人负责分拨。船行途中遇到恶劣天气,有50辆卡车被冲进海中。事后甲公司宣布出售给乙公司的40辆卡车已在运输途中全部损失。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履行交货义务,要求赔偿损失,甲公司认为货物已经装到船上,风险已转移,无须赔偿。请依据Incoterms?2010判别孰是孰非?为什么?
此案例涉及的问题是风险的转移需要具备“特定化”的前提条件,按照Incoterms?2010的规定,货物必须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的货物,货运风险才能从卖方转移给买方。本案中,卖方出售给买方的40辆卡车并未清楚地分出来,即货物未特定化,所以货运风险不转移,仍由卖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害的风险,既然货物受损,卖方当然要承担责任,赔偿买方的损失。
【案例2-2】某公司从美国进口瓷制品5 000件,外商报价为每件 10美元 FOB Vessel New York,我方如期将金额为 50 000美元的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开抵卖方,但美商要求将信用证金额增加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