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正弦交流电路综述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一、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一) 电压、电流关系 (二) 功率、能量关系 二、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一)电压、电流关系 (二) 功率、能量关系 三、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一)电压、电流关系 4.4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一、R、L串联电路 二、 R、C串联电路 三、R、L、C串联电路 四、交流电路的欧姆定律和阻抗Z 五、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4.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一、阻抗的串联 二、阻抗的并联 4.7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一、 串联谐振 二、 并联谐振 4.8 功率因数的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 二、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 三、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 串联谐振时的相量图: 注:串联谐振也被称为电压谐振 串联谐振时的阻抗特性 容性 感性 1.串联谐振特性曲线 I 谐振电流 谐振频率 下限截止频率 上限截止频率 通频带 电路参数对谐振曲线的影响 (a) 不变, 变小。 (b) 不变, 变大。 R变大 通频带?f如何变? I (a)R变大 (b)L或C变小 L或C变小 结论:Q愈大,带宽愈小,曲线愈尖锐,选择特性好。 Q愈小,带宽愈大,曲线愈平坦,选择特性差。 可以 证明: 可见 与 Q 相关。 通频带 I ? 正误判断 而阻抗只是一个复数计算量。Z 不能加 “?” 反映的是正弦电压或电流, 正误判断 在R-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 ? ? ? ? ? ? ? 正误判断 在 R-L-C 串联电路中, ? ? ? ? ? 正误判断 在R-L-C串联电路中, ? ? ? ? ? ? 设 u 领先 i (电感性电路) i=Imsinωt, u=Umsin(ωt + φ) p=ui=UmImsinωtsin(ωt + φ) =UIcosφ - UI cos(2ωt + φ) 瞬时功率波形: 损耗功率 交换功率 _ + + _ p u i UI R、L、C 串联电路中的功率计算 1. 瞬时功率 2. 平均功率 P (有功功率) R L C + + + + - - - - 总电压 总电流 u 与 i 的夹角 平均功率P与总电压U、总电流 I 间的关系: ----- 功率因数,反映有功功率占总传输功率的比例 其中: ? 在 R、L、C 串联的电路中,储能元件 L、C 虽然不消耗能量,但存在能量吞吐, 吞吐的规模用无功功率来表示。其大小为: 3. 无功功率 Q: 4. 视在功率 S: 电路中总电压与总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单位:伏·安(V·A)、千伏·安(kV·A) P Q S 注: S=U I 可用来衡量发电机可能提供的最大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视在功率 5. 功率三角形: 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 性质: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守恒,但视在功率不守恒. 电压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的关系 cos? 称为功率因数 在 R、L、C 串联的电路中,储能元件 L、C 不消耗能量,但存在能量吞吐, 吞吐的规模用无功功率来表示。 电压三角形 S Q P 功率三角形 R 阻抗三角形 三个三角形的关系 R L C + + + + - - - - 例1. 在R、L、C串联电路中, 已知R=30Ω, L=127mH,C=40μF, 电源电压 (1)求感抗、容抗、阻抗模;(2)求I、i;(3)求各部分电压的有效值与瞬时值的表达式;(4)作相量图;(5)求功率P和Q。 解: (1) (2) (电容性) (3) (uR与i 同相位) (uL超前i 90o) (uC落后i 90o) 显然, (4)相量图 (5)功率 Z1 Z2 + _ + _ + _ Z + _ 等效条件: 保持不变 其中,等效阻抗 注意: 那么, 即: 分压公式: Z + _ n个阻抗串联的等效阻抗: Z1 Zn + _ + _ + _ 在 中, 感抗X L取正号, 容抗XC 取负号。 例1. 已知Z1= 6.16+j9Ω,Z2=2.5 – j4Ω,他们串联在 的电源上。试用相量计算 和 ,并作相量图。 解: Z1 Z2 + _ + _ + _ Z1 Z2 + _ + _ + _ Z1 Z2 Z + _ 其中, 即: 等效条件: 保持不变 分流公式: Z + _ Z1 Z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申论真题】2021年甘肃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解析(乡镇卷).docx VIP
- 梁祝-钢琴谱(高清晰).pdf VIP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docx VIP
- 幼儿园《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测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幼儿园《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AIGC文本生成与辅助写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幼儿园《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脑血管意外急救护理常规.pptx
- 生物化学基础.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