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菇病的发生与防治.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菇病的发生与防治.pdf

“黄菇病”的发生与防治 冀宏 霍红 高江涛 吴毅 高可意姚燕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保定071051) 摘要针对目前平菇栽培中黄菇病害严重的情况,分析了病害发生的原因,并从菌种选择、水 分管理、环境卫生和药物治疗等方面,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自1997年以来,在平菇栽培中开始出现“黄菇”现象,尤其是秋冬季节栽培的深颜色(褐 色、灰黑色)平菇品种,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近几年病害发生的越来越普遍,对菇农的损害也 越来越严重。 1黄菇病发生原因 1.1 平菇菌种退化、老化,抗逆性下降,在栽培场地菌丝易感染空气中的病毒。子实体 生长旺盛期一般不出现黄菇现象,在出菇后期或者头潮菇后,生活力减退,感染危害严重,并 引发其他病害和虫害的交叉感染。 1.2用水过多,湿度太大,引发了各类病菌感染。有的菇农片面地认为水分越高,产量 就越高,在拌料时加入过量的水,在出菇管理过程中又喷水过多,导致荧光假单孢杆菌(锈斑 病);疣孢霉、轮枝孢霉(黄褐腐病);轮枝霉、镰孢霉(干腐病)等病菌的发生,这些菌的感 染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菇体变黄现象。 另外,菇房内长期湿度过高(95%以上)还会造成软腐病和水肿状黄病等生理性病害。 1.3连座反应。连续多年使用同一出菇场地和同一品种,产生连座反应,增加了发生黄菇 病的几率。 1.4菌种隐性污染。在菇农自己扩级制种的过程中,由于条件有限或技术水平差,造成菌 种隐性污染,病毒与菌丝并存,使平菇菌丝生活力下降,予实体易发生黄菇病。 1.5药害。盲目使用或滥用无效的药品,使得黄菇病不但未能治愈反而污染了环境,造成 菇体病害。 1.6品种自身的生理代谢歧变反应。有些平菇品种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由于外界不良环 境因子(水分、温度)的影响,导致代谢过程歧变,产生“黄色素”,引发黄菇病。这些平菇 品种的菌丝在试管培养中往往易分泌黄色素,局部呈黄色。 可见,除了栽培品种本身退化、老化的因素外,栽培技术不规范、管理方法不科学,尤其 是对水分的管理不当、随意性大,犯经验主义是造成“黄菇病”的主要原因。 2 防治措施 弄清楚了病害发生的原因,也就有了防治的方法。我们应该从菌种、栽培管理(水分)和 药物使用等几个方面防治黄菇病的发生: ·35· 2.1选择纯正、健壮、生命力强的菌种。根据栽培需要,菇农应该去正规的单位和研究所 选购菌种。购买深颜色品种时最好选择经过脱毒处理的菌株。 2.2科学进行水分管理。拌料时正确计算加水量,不同原料的料水比不同,也可以用“手 测法”判断,料要拌透、内外均匀。出菇管理时,用水要做到:①打细水,最好是雾状水,避 免往菇体上直接喷水;②勤喷,少喷,不打“闭门水”,严防菌盖积水,导致“水中毒”。⑧处 理好通风与保湿的关系。冬季气温低时(环境温度O。C以下),每天上午十点至下午二点喷水、 通风;春季气温较高时(环境温度15C以上)每天早、晚喷水、通风。高温高湿季节,要注 意降温,通风;低温干燥气候要做到升温保湿。下雨天注意通风,刮风天注意勤喷水。 2.3注意保持栽培环境的清洁卫生。栽培管理要注意防虫防害;棚内加热升温要设有烟道, 防止菇体一氧化碳中毒。 2.4发生病害要及时采取措施并选择有效、低毒的药物治疗。一旦出现黄菇,立即通风降 湿,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为好;控制适宜的子实体生长温度,以5.15℃最佳,避免高温; 清除病菇,避免传染;此外,要根据不同病状,采用不同药物治疗:①水肿状黄菇。立即降 温到23℃以下,喷水通风,清除病菇;②幼菇变黄僵硬。0.1%漂白粉液或3%石灰+5%食盐 混合液喷洒出菇床面,空间和墙壁,若病害严重,先清理掉病菇,揭开顶膜日晒风吹3-4小时, 再喷施上述药液;⑨锈斑黄。加强通风,降低相对湿度,5%漂白粉水溶液和O.01.0.02%农用 链霉素交替喷洒发病区。病害严重,则要摘除全部子实体,刮去染病表层菌丝,稍加风干后, 撒薄薄一层石灰粉或少量漂白粉。④通体黄。加强通风换气,调控相对湿度85%。发病子实 体喷旌“万消灵”,交替喷施农用链霉素,约5.7天后,病情缓解。病情严重时,清理料面, 风干处理后,施用上述药品。 除了采取上述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