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必修二【第14、15、16课】.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衣:长袍马褂、布衣 → 洋布、洋装、中山装、旗袍、学生装 (2)食:满汉美食、粗食 → 面包、咖啡等西餐 (3)住:深宅大院、普通民居 → 欧式洋房、中西合璧的豪宅。 (4)习俗:蓄发缠足、繁琐的婚丧礼仪 →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社交礼仪、历法节日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衣:苏式服装、绿军装 → 多彩多样 (2)食:物质匮乏,统购统销,使用粮票 → 解决温饱、“菜篮子工程” (3)住:拥挤、简单 → “安居工程”,宽敞舒适,高楼林立 (4)习俗: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 娱乐休闲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 1、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1)近代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 ②政府推行各种改革;(“新政”、断发易服) ③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④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近代化的推动。 (2)现代 ①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延续。 ②政治局势的变化。 ③大规模经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④国家政策的影响。 ⑤科技(生产力)的进步。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的进步 (1)铁路 ①近代:淞沪铁路(1876)、唐胥铁路(1881)、京张铁路(1901) ②现代:宝成、兰新铁路(20c50s)、京九铁路 (2)公路 ①20世纪初开始出现汽车; ②民国发展缓慢; ③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的进步 (3)轮船 ①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 ②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③20世纪90年代逐渐萎缩。有的转向旅游服务业。 (4)航空 ①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②1920年,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③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④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2、通讯的进步 (1)电报 ①19c70s,丹麦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 ②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③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 ①19c80s,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②20c初,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③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带来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改变; ②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④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消极影响 在近代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 (1)19c中后期,外国人在华办报。《申报》 (2)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3)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4)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华日报》等 (6)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 《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7)改革开放——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2、影视业 (1)1905年《定军山》,中国电影业诞生。 (2)20世纪20年代迅速发展、走向成熟。 (3)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4)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中国电视事业诞生。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3、互联网: (1)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优势 ①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②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集中优势) ③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费用低廉。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