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元帅与书的情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彭德怀元帅与书的情缘.doc

彭德怀元帅与书的情缘   素材压缩 人们一直以为开国元勋彭德怀是“一介武夫”,殊不知却是“一代儒将”。彭元帅虽然只上了几年的学,却一生酷爱读书,与书为伴,堪称读书人的典范。   阅古知今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网络信息时代,还有多少人在读书、在学习。通过阅读本文,感知领袖求知若渴的学习精神,对国家提倡“全民阅读”或许有更深切的体会。   1898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初十),彭德怀生于湖南湘潭县一个叫彭家围子的小村庄。他一生虽然只接受了2年零10个月的正规学校教育,但却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不论是在炮火连天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与书的感情可谓须臾不可分离。   彭德怀一生从书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他读书时,一旦沉醉其中,就会将书本举在空中,迈着轻盈的步伐,口中念念不绝,一副陶然自得的样子。有时,他会合上书本,情不自禁地喊叫:“好呀!好呀!对极了,我拥护!”随后,他还会将书中的内容介绍给他身边的同志,并且绘声绘色地讲上一番。   井冈山时期,任红五军军长的彭德怀尽管公务繁忙,但只要能搜罗到军事和政治书籍,他都会随身携带,并挤出时间精心阅读,即便在战斗间隙也要拿出来翻翻。   有一天,彭德怀在井冈山驻地后山坡的一棵桂花树下看书。忽然,天色变暗,继而下起了雨点,背上背着个防雨大斗笠的彭德怀对下雨全然不知,依然全神贯注地在读书。警卫员站在一边等了一会,确实不忍心打扰彭老总读书的雅兴,但又怕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只好轻声提醒:“报告军长,天下雨了。”   警卫员一连喊了几声,彭德怀才慢慢答道:“天要下雨,我又不能给老天爷下命令不许它下,下就下呗。”   警卫员又说:“那你为什么不戴斗笠?”   彭德怀又说:“噢,没有斗笠。哦,我命令你赶快跑回去给我拿一个来。”   警卫员忙说:“你背上不是背着嘛?!”   经警卫员这一提醒,彭德怀才回过神来说:“嗨!看我这脑壳,真健忘。”于是,他不好意思地把背上的斗笠挪到头上。   彭德怀曾对他的通信员张洪远说:“没有文化干什么都难,等于睁眼瞎。我们天天打仗,不懂的事问不到先生,只有想办法多读些书,不懂就问书本。”   新中国成立后,条件好了,彭德怀更加广为收集好书,于是,他的书就越来越多了。这些书有买来的,有借来的,有的是人送的,还有的是他向别人要的。在他的桌子上、床上、柜子里、箱子里,到处都是书,到过他家去的人都说,他的居室就是一个“图书馆”。他常对人说:“学文化不是为了学几个字记豆腐账,而是为了学一门本事为人民担责任,学出一个好脑袋,为人民多想点问题。”   1959年9月30日,彭德怀从中南海移居京郊西北挂甲屯吴家花园。搬家时,他吩咐工作人员将他的元帅礼服、狐皮大衣、地毯、名家字画等统统上交,并对工作人员说:“凡是当老百姓用不着的,我都不要。但书一本也不能丢!”结果,他的各种书籍整整装了20多箱。   此后,一直到1974年11月29日去世,彭德怀都坚持看书。是书籍陪伴着彭德怀走完了他的一生。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