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律到调律的思维转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抗律到调律的思维转变.ppt

定 义 循证医学对AAD的评判要求 遏止心律失常 降低心律失常性死亡率 降低总死亡率 ACEI–房性重构 依那普利降低心功能不良患者总死亡率和房颤发生风险(SOLVD研究) 他汀类- 抗炎 25268例左室EF≤40%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房颤发生率明显下降 受体阻滞剂 作用心脏神经受体而非直接作用于离子通道,是惟一能通过减少心脏性猝死而降低总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谢 谢 * 大家都知道,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但是人们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却经历的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从一百年前从植物中提取到第一个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开始,到上世纪50年代的普鲁卡因胺,60年代的利多卡因,到80年代的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地位依然稳固。人们真正认识到致心律失常作用所造成的临床危害则是缘于1989年CAST试验结果的发表。CAST试验表明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患者死亡率,而这一效应与其致心律失常作用相关。此后,尽管更为安全的III类药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无法消除人们心中的疑虑和临床应用的忌惮。 * * CAST结果表明:心梗患者使用Ⅰ类药物可以减少室性早搏,但死亡率增加。这违背了疾病治疗的初衷。安全性成了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一大隐患。 * 12 * * * β受体阻滞剂 可以改善心肌供血、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率。但有一些患者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 的一些副作用,以及有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加重心衰等副作用制约了其临床应用。 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多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抑制心脏钠、钾、钙多离子通道;调节自主神经,改善窦房结功能,促进心肌电传导;改善心肌供血,保护心功能。 参松养心整合调节作用对降低死亡率可能具有益处 *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采用膜片钳技术完成的“参松养心胶囊对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心室肌细胞钠、钙、钾等多离子通道均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其阻滞心脏多离子通道作用类似胺碘酮。提示参松养心胶囊通过调节心脏多离子通道功能,有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完成的“参松养心胶囊对心电生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参松养心提高固有频率,不延长Q-T间期 ;改善窦房结恢复时间和传导时间 ;改善房室传导和不应期 自身前后比较,P﹤0.05-0.01, 提示,参松养心胶囊通过调节植物神经,提高窦房结起博功能,改善心脏传导,有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药效学实验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明显降低冠脉阻力和心肌耗氧量(均P0.05) ,增强心肌细胞抵抗不良刺激能力,改善应激状态。提示,参松养心胶囊通过改善心脏供血而改善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基础病变,有效治疗各种心律失常。 * 首先来看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室性早搏多中心随机、双盲与慢心律对照研究(大家知道,慢心律是Na离子通道阻滞剂,是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参松养心胶囊与慢心律对照研究一方面观察治疗早搏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观察其安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治疗8周,参松养心胶囊与慢心律比较均有效减少室性早搏的次数, 且参松养心胶囊减少室性早搏次数总有效率65.8%,与美西律(52.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 (总有效率定义:室性早搏治疗后4wk和8wk早搏数与基线值相比减少50%以上的百分率),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室性早搏疗效优于美西律 ,因此,临床上遇到器质性早搏,心功能NYHA I~II级,EF≥45 的患者,可以单独处方参松养心胶囊,一次四粒、一日三次,连续服用8周,可减少早搏患者发生早搏次数,改善早搏患者症状;同时避免抗心律失常西药长期应用的副作用。 * 这张幻灯是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非器质性室性早搏随机、双盲、与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试验研究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有效治疗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总有效率74.2%与安慰剂(28.9%)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01, 所以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非器质性室性早搏疗效确切, * 好,我的介绍完毕,如有疑问,请各位老师随时跟我交流。谢谢! 从“抗律”到“调律” 的思维转变 黄从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12-2-16 整合调节 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跳动频率和节律的不正常 频率—快慢 (超出60-100次/分) 节律—稳定性 (差别0.12秒) 激动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过速 异位激动产生 室上性(房性) 室性 激动传导异常 传导阻滞 部位、程度 干扰作用 过速型--快 过缓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