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定(暂行)
为提高声环境质量监测水平,推进噪声自动监测进程,满足环保系统建设实施噪声自动监测的需要,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定提出了声环境功能区实施噪声自动监测的点位布设、监测项目、结果评价、数据报送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内容,适用于声环境质量监测中各城市所开展的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
道路交通噪声实施噪声自动监测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2.1 原始数据
以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设定的最小测量时段测得的数据,是其它各时段统计和分析的基础数据。(该数据根据使用仪器功能的不同,可以是瞬时声级或等效声级、频谱、气象数据等。)
2.2 有效采集率
原始有效采集率(Activity,简称Act)是在监测时段内实际采集有效数据的次数与理论上应采集数据的次数之比的百分数:
式中:n—在监测时段内实际采集有效数据的次数;
N—在监测时段内理论上应采集数据的次数。
统计有效采集率是在统计时段内参与统计的各分量有效采集率之和与理论上应参与统计分量的个数之比:
式中:Acti—在统计时段内各分量的有效采集率;
N—在统计时段内理论上应参与统计分量的个数。
2.3 等效声级
等效连续声级的简称,指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当采用A声级测量时,用LAeq,T表示(简写为Leq),单位dB(A)。
2.3.1 连续积分等效声级
当采用连续积分方法测量时,等效声级表示为:
式中:Li—t时刻的瞬时声级,单位:dB,(下同);
T—规定的测量时间,单位:秒,(下同)。
2.3.2 等间隔采样时的等效声级
大部分仪器均采用等间隔采样的方法进行噪声测量,此时可用下式表示等效声级:
式中:N—规定的测量时间T内的采样次数;
Li—单次采样的瞬时声级或等效声级。
2.3.3 考虑有效采集率的等效声级
在噪声自动监测时,因仪器、通信故障和气象环境等影响有效数据采集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应考虑数据的有效采集率来计算等效声级:
式中:Leq为总时段的等效声级;
Li为分时段的等效声级;
Act为总时段的有效数据采集率;
Acti为分时段的有效数据采集率;
N为分时段的的个数,即理想情况下应参与计算的Li的个数。
2.4 小时等效声级
1小时内由原始数据统计计算的噪声能量平均值。
式中:n—1小时内有效原始数据个数;
N—1小时内理论应采集原始数据个数;
Li—1小时内第i个有效原始数据的等效声级(或瞬时声级);
Act小时—1小时的有效数据采集率。
如果小时均值不是由原始数据产生,其定义式请参看2.9.3。
2.5 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
在昼间时段内测得的等效连续A声级称为昼间等效声级,用Ld表示,单位dB(A)。
在夜间时段内测得的等效连续A声级称为夜间等效声级,用Ln表示,单位dB(A)。
式中:N—昼间(夜间)小时数;
Li—昼间(夜间)第i个小时的等效声级。
昼夜划分:一般情况每日(0:00~6:00~22:000:00~6:0022:00~24:00
式中:N—昼间(夜间)小时数;
Li—昼间(夜间)第i个小时的等效声级;
Acti—昼间(夜间)第i个小时的有效采集率;
Act(d或n)—昼间(夜间)的总有效采集率。
2.6 气象监测单元
气象监测风速、降雨量风速、降雨量、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等,各种气象指标的测量。L小时、小时累积百分声级L、L50、L9Lmax、Lmin和标准偏差SD。
夜间最大声级Lmax 。
昼间等效声级Ld和夜间等效声级Ln。
分别统计各类功能区监测点位月、季、年昼间、夜间达标率及能量均值。
对应的有效采集率。
5 监测结果评价
昼、夜间等效声级和夜间最大声级Lmax,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相应的环境噪声限值进行独立评价。按监测点次分别统计昼间、夜间达标率。
其余统计项目可用于相关的分析。
6 数据上报
建立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点位的城市,数据报送目前仍按《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总站物字[2010]241号)执行,即:上报每季度第二个月第10日(正常工作日)的监测数据,如数据不符合测试条件的顺延报下一天的监测数据,待条件成熟后再根据噪声自动监测的特点提出相关报数要求。
7 其他
(1)建议各类功能区至少有1个点位安装气象监测单元,若气象监测单元数量更少优先考虑在0类至2类功能区安装。
(2)根据管理需要自动监测站可增加录音、录像、照相等功能。
(3)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时间分布图、监测点位调整等与《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总站物字[2010]2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虾米曲线一体化防堵清堵振动煤斗改造方案2017.10.doc
- 电梯维修指引手册(日立MCA、HGP).pdf
- 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全册Unit 1-Unit 8语法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docx VIP
- 2025届高考散文专题之理解词义、句义.pptx
- 标准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案例.ppt
-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分享课件.pptx VIP
- 虾米曲线防堵清堵煤斗运行维护手册.pdf
-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三套).pptx VIP
- 04水平四 七年级 武术18课时大单元计划+《健身长拳》.doc VIP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复习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