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岳麓版必修1解读
学案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确立
(1)时间:隋唐时期。
(2)内容
①三省:(起草诏令)→(封驳审议)→(负责执行)。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作用
①三省相互牵制和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专权,加强了皇权。
2.演变
(1)宋代:相权一分为三,设“中书门下”负责行政;军政归枢密院掌管;财政则归三司掌管。
(2)元代: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3.评价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2)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化探究]
探究点1 唐代皇权的加强
材料 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思考 试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现象说明的问题。
答案 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经做过尚书令,因此,唐太宗即位后,“尚书令”一职无人敢当,导致“常虚悬其缺”,体现了对皇权的“避讳”,说明皇权至高无上。
[易混易错]
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有何区别?
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由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元代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代的尚书省。
[易混易错]
三省六部制下的制衡不同于现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三省虽互相制约,但必须听命于皇帝,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这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本质区别。
探究点2 宋代中枢机构的设置
材料 《宋史·职官志》说:“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宋代中书省之职是“掌进拟庶务,宣奉命令,行台谏章疏、群臣奏请兴创改革,及中外无法式事应取旨事。凡除省、台、寺、监长贰以下……武臣谣郡横行以下除授,皆掌之。”
思考 据上述记载概括宋代中央机构的设置。
答案 材料表明宋代虽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而中书省之权特重。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二、选官制度
1.战国至汉初:军功爵制度。
2.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和征辟制
(1)原因:为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
(2)内容
①察举制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②征辟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
(3)评价
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
②容易任人唯亲,也容易形成小集团。
3.隋唐时期:科举制
(1)背景
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过程
①隋文帝时规定每州每年贡士三人,后又分设各种不同科目推举人才。
②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③唐代时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3)影响
①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②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③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深化探究]
探究点 古代中国重要选官制度
材料一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东汉]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
思考 材料体现了怎样的选官制度?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 (1)察举制度。
(2)影响
①举荐标准主要是德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
②拓宽了选官渠道,使西汉武帝时人才济济。
材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思考 此则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有何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 要有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重点精讲]
唐宋最高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在中央官制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
(1)相同点:通过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朝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2)不同点:唐朝加强了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宋朝三省六部有名无实;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重点精讲]
图解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深度点拨]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的主要原因及趋势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师PPT模板讲述.ppt
- 大三(上)听见你的声音 策划书精要.doc
- 2014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解读.doc
- 2014年模拟题解读.doc
- 大三下学期主题班会精要.ppt
- 2014年新版居民死亡证明书填写的培训解读.ppt
- 教师专业技能比赛培训讲述.ppt
- 多项式因式分解方法的开题答辩精要.pptx
- 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讲述.doc
- 教学课件职业生涯讲述.ppt
- 2025年乡村全科执业医师考试综合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
- 高档别墅装修项目实施方案计划.docx
- DB37_T 4642-2023 导轨式胶轮系统设计要求.pdf
- T_JSSAE 002-2021_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分类.pdf
- T_KJDL 015-2021_物联位置网应用倾斜摄影数据技术规范.pdf
- T_KCH -009-2021_智慧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术语.pdf
- T_JSJTQX 18—2021_江苏省内河船闸维护潜水作业规程.pdf
- T_LCAA 004—2020_养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技术规范.pdf
- DB37_T 4643-2023 波纹钢管涵洞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 T_JXTX 0003—2021_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金含量的测定泡塑吸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