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IPO2010-2016审核通过情况、被否原因及趋势分析综述.docx

IPO2010-2016审核通过情况、被否原因及趋势分析综述.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PO2010-2016审核通过情况、被否原因及趋势分析综述

IPO历年审核通过情况、被否原因及趋势分析 2017-01-07 近十年以来,境内新股发行的审核通过率先降后升。总体来看,沪市的审核通过率高于深市,同时2010年以来不同行业的审核通过率逐步开始分化,个别区域的审核通过率较低,大中小型投行的审核通过率差异也较大。本文对历年来IPO所呈现的以上情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挖掘了IPO审核未通过背后的原因与理由,并对未来IPO审核的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判断,敬请阅读。 文/孙亮(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研究员);王佳(上海证券交易所博士后) 一、IPO审核的通过情况和特点 (一)审核通过率趋于回升,沪市总体高于深市 近10年境内新股发行的审核通过率先降后升。2006年至2016年,发审委审核新股共计2145家,审核通过1834家,审核未通过311家,市场整体通过率为85.5%。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以来,新股审核的通过率连续3年保持在90%以上。“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在新股审核的实践中充分显现。从沪深市场看,2006年至今沪市拟上市企业的审核通过率为89.8%,高于深市的84.3%。尤其是近5年沪市的审核通过率在绝大部分年份要高于深市。   图1?历年IPO审核通过情况(2006-2016)      注:10年间新股共经历5次暂停,分别为2005.5-2006.6、2008.9-2009.6、2012.10-2014.1、2014.1-2014.6、2015.6-2015.12。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二)不同行业的审核通过率逐步分化 2010年以来,不同行业的新股审核通过率呈现分化。一方面,技术、业态新,市场景气的行业审核通过率较高。金融业,教育,综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建筑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审核通过率均超过85%。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资本市场服务、货币金融服务、家具制造业、文化艺术类等20个二级行业的审核通过率达100%。另一方面,技术门槛低、业务模式不清晰、产能过剩的行业审核通过率较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9个二级行业的审核通过率均低于70%。 (三)个别区域的审核通过率较低 2010年至今,不同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股审核通过率较稳定。从总体看,山西、内蒙古、西藏、宁夏的审核通过率最高,达100%;青海的审核通过率最低,为66.7%。从审核数前10的区域看,浙江、江苏、安徽、北京、福建、广东排在审核通过率的前6位,均高于85%;上海的审核通过率排在上述区域的最后1位,仅为80.9%。 (四)大型投行的审核通过率较高,中小型投行差异较大 2010年至今,各投行保荐业务的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大型投行(以审核数划定)的IPO审核通过率较高。国金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领衔前6位,审核通过率为90%左右。居于其后的是安信证券、招商证券、平安证券、海通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民生证券,审核通过率均超过80%。另一方面,中小型投行的审核通过率差异较大。其中,不乏一批业绩突出的保荐机构,所保荐项目的通过率达100%。但也有部分保荐机构的业绩有待提升,所保荐项目的通过率均低于60%。 二、IPO审核未通过的原因分布 (一)财务与会计方面的问题较突出 2010年以来,财务与会计方面问题是IPO审核未通过的主要原因。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首发办法),新股的发行上市条件主要包括主体资格、独立性、规范运行、财务与会计、募集资金运用,以及信息披露六方面[5]。2010年至2016年,因财务与会计方面的问题而未通过IPO审核的意见数共计128次,占IPO审核未通过意见总数的48.3%。 据统计,持续盈利能力问题依然是企业IPO的最大障碍,占财务与会计方面审核未通过意见数的75.8%。按照首发办法,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体现为六方面。其中,其他可能对持续盈利能力的重大不利影响,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重大变化,营业收入/净利润对关联方/客户重大依赖三方面的被否案例较多,分别占财务与会计方面审核未通过意见数的35.2%、16.4%、12.5%。相较而言,因行业地位/行业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商标、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特许经营权等的取得/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而影响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被否案例较少,分别占财务与会计方面审核未通过意见数的8.6%、3.1%。此外,未通过IPO财务与会计方面审核的原因主要涉及会计基础、会计政策、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合规性,相关问题占财务与会计方面审核未通过意见数的15.6%。   图2 历年IP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