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精要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背景: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被杀害的多是犹太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课文解析: 1、 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作者却写下这篇新闻?请同学们结合导语和背景部分,用文中的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 明确重点: 1、没有什么新闻(第5段中:“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 讲过了很多次。”) (1)奥斯维辛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2)而关于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人们已经了解它很多东西,对于记者来说,的确没有什么可以报道的了。 2、为什么又要写(第6段中:“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但是作者还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名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些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警示人们不要忘记苦难,忘记历史。 课文解析:(反差一) 2、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1)什么和什么构成了反差? (2)哪些语言强化了反差效果? ①什么与什么构成了反差? 曾经这里暗无天日。所以说曾经的灰暗沉闷和如今的温暖明媚构成反差,即残酷的历史和美好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②哪些语言强化了反差效果? “居然”:面对美景,吃惊,觉得不可思议 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些是“最可怕”:四个“不该有”。这里曾经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儿童是天真的,他们不知道历史的沉重,而美景更容易让人忘记过去,所以才“最可怕”,表现了作者对人们忘记历史惨痛教训的隐忧。 两个“永远”,运用反复强调体现作者冷峻的语言下蕴含愤懑的感情。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用来 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 毒气室 “…人们对他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中等死的囚犯 焚尸炉 遇难者的鞋子 课文解析:(反差二) 3、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1)“毒气室和焚尸炉”代表了什么? (2)“雏菊花在怒放”表明了什么?对比中揭示了什么? “毒气室和焚尸炉”是纳粹屠杀生命的见证,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在怒放”表明生命不息,不可被阻挡,不可被压抑,不可被消灭。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 部分死难者的照片 课文解析:(反差三) 4、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1)“木然”、“微笑”代表了什么? (2) “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代表了什么? (3) “木然”、“微笑”对比中揭示了什 么? 木然象征着绝望,对生活的绝望。 微笑体现了镇定从容,超越死亡威胁。 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其他死囚徒的表情是木然的,死亡在这里已是最普通不过的事,他们知道死亡在等待他们,所以他们是绝望的。而这姑娘温和的微笑是对生死的超脱,表现了生命的坚韧,她为梦想而微笑,这是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这微笑正是对纳粹的控诉!这里把面对死亡时的木然和微笑的神态放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 课文解析: 5、文章开头写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结尾又这样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结构上:首尾呼应,首尾写平静的景物,也暗示着作者内心汹涌澎湃。 内容上:此刻集中营周围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