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精品资料]国史十六讲(6寸雅黑)
国 史 十 六 讲
第一部分中国人起源于非洲吗?
中国人起源于非洲吗?
——“夏娃理论”质疑人类的起源是史前史首先
要面临的问题。神话和传说、宗教和科学对此有五花
八门的解释。
基督教的《圣经》宣称,上帝创造了人类,即亚
当和夏娃。还说,上帝创造了人类后,人类都讲同一
种语言,后来人们通力协作,在巴比伦平原建造“通
天塔”。上帝发现人类联合起来的力量很可怕,于是使
用压力把人类分散于世界各地,并且让他们讲不同的
语言,阻止他们互相沟通。
中国古代则有所谓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
说。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天和地连在一起,一片
混沌。某一天,盘古突然醒来,用大板斧开天辟地,
他的气息化作风和云,声音变成雷电,左眼变成太阳,
- 1 -
右眼变成月亮,头发胡子化作星星。盘古开天辟地后,
大地荒无人烟,天神女娲在清澈的水池边用黄泥做成
一个泥娃娃,泥娃娃变成了活生生的人,于是造出了
许多男人、女人。这位人类之母还为男人和女人建立
婚姻关系,生儿育女。
这当然是荒诞不经的神话。
近代以来,古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使我们对
于古人类的起源,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由猿到人,
经历了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过程。就中国
而言,已知的“直立人”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
人、和县人等;已知的“早期智人”有:大荔人、金
牛山人、丁村人、许家窑人、马坝人等;已知的“晚
期智人”(现代人类)有: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
等,这些构成了完整的中国古人类进化链。
然而,国际学术界关于“现代人类”的“单一起
源论”,近来呼声很高。他们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提出一种假设: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这就是所谓 “夏
娃理论”。这种“夏娃理论”认为,目前地球上的各个
人种,都是二十万年前某一个非洲女性祖先的后代,
这个非洲女性祖先被称为“夏娃”。“夏娃”的后代离
- 2 -
开非洲,扩散到欧洲、亚洲等地,取代了当地原有的
早期智人;而欧洲、亚洲原先的早期智人并非现代人
类的祖先,它们与现代人类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及其全球合作伙
伴,2001 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披露他们对一万
二千条染色体的研究结果,在东亚人身上发现了七万
九千年前非洲人特有的遗传标记。这一课题组负责人
金力认为,这是目前支持“东亚人非洲起源说”的有
力证据,它进一步表明,来源于非洲的人群完全取代
了原来居住在亚洲的古人类。他们推论,东亚人的祖
先大约是在六万年前从非洲到达东南亚一带,然后向
北迁移至中国。
这种“夏娃理论”遭到中国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
家的质疑。最有代表性的是吴新智院士,他指出:在
中国大地上,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现代人类的化
石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连续进化,东亚的蒙
古人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并非来自非洲。
此外,中国的直立人与智人的旧石器文化,存在着明
显的前后连续性,根本没有出现过由于人类灭绝而导
致的文化中断,根本不存在外来文化大规模取代原有
- 3 -
文化的迹象。因此说非洲人取代中国大地上的早期智
人而成为中国人的祖先的推论是难以成立的。
2002 年,中国科学家对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
征的柳江人进行重新测定,得到的结论是:柳江人生
活在距今约七万年至十三万年之间的华南地区,用有
力的实证反驳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这
一发现,颠覆了美国《科学》杂志 2001 年 5 月刊登
的论文的说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所研究员黄慰文认为,用基因研究结果推测人类进化
的过程,无论如何是间接的,而来自化石的证据是直
接的。柳江人化石年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腐、保温施工方案.docx VIP
- (完整版)沟槽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深基坑专家论证).doc
- 4.1 水循环(教案)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docx VIP
- EIM Book 1 Unit 1 Free time单元检测试题.pdf VIP
- 金风1.5MW型风机变流器断路器反馈丢失故障作业指导书.docx VIP
- 信息与通信技术产品供应链安全测试方法.docx VIP
- 高中必备成语及解释800个.docx VIP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第2版 项目三 千分尺与指示表的测量操作.pptx VIP
- 金风1.5MW型风机主控柜断路器状态反馈丢失故障作业指导书.docx VIP
- 第2课学会沟通交流(教学课件)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五年级上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