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称谓语中的女性称谓歧视现象.docxVIP

中英称谓语中的女性称谓歧视现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英称谓语中的女性称谓歧视现象

[摘要]作为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称谓语与性别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中英称谓语中的姓名、夫妻称谓、俗语、词汇、称呼顺序等语言要素的使用都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语言性别歧视不仅在社会交际中广泛存在,而且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并非在语言形成之时就已存在,而是由于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男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关键词] 称谓;性别歧视;中英文化差异;跨文化Abstract: Appell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nguage system,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gender. After a review of language and gender especially from appellation’s point of view, this thesis discusses sex discrimination i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Some language elements such as names, spousal addressing, idioms, vocabularies, and addressing turn, etc. are found in obviously discriminative usage, which indicate that sex discrimination in language not only exist in our social communication but also deeply rooted in peop le’s perspective and ways of thinking. Furthermore, the reason of sexism in language will be analyzed briefly.Key words: appellation; sex discrimination; Chinese -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cross - culture一、引言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思想表达工具。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文化的镜像折射和载体。称谓语是伴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出现的,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言与性别问题是近年来语言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作为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称谓语与性别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称谓语能够反映出不同性别使用语言的差异,其变化能反映出社会文化对两性的影响和不同的社会期望;同时,性别角色的不同又对称谓语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在汉语和英语的各种称谓中,容易发现有许多关于女性的特殊而带有歧视成分的称谓。正如称谓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一样,女性称谓则更进一步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国家内部男女的地位差别。审视中英两个民族的女性称谓会发现,性别歧视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倾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女性在中西方历史中长期处于劣势,男女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且难以消除。在跨文化的交往中,对于交往双方文化的不熟悉往往导致了信息无法传递、交往的不畅甚至产生文化冲突,而这些问题常常在交往的一开始就产生了。称谓就是常见的能够导致冲突的语言要素,在跨文化、跨性别交往时,若不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中包含性别歧视的称谓语,就会很容易引起误会和冲突,导致交流的失败。二、综述语言与性别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很早就受到了人文研究者的关注。从现代语言学角度看,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和社会语言学的兴起,西方语言学家才对语言与性别的研究真正产生了兴趣。但是语言学界对语言与性别研究的真正重视始于20世纪70年代,Lakoff提出了“女性语言”这一术语,并于1975 年出版了《Language andWoman’s Place》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在语言所反映的世界图景中,男性居于中心地位,而女性形象却残缺不全,他们在语言使用上所反映出的性别差异是男性与女性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体现。这奠定了后来的研究基调,即探求和证实男女在语言方面的差异。从20世纪80年代到整个90年代,语言学家对男性与女性的语言差异继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1999年4月,第44届国际语言学会将“语言与性别”作为大会的中心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这表明性别差异已被语言学家看做当代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研究遍及语音、语法、词汇、语义、会话模式、方言、多语环境、语言习得、言语能力、类语言等领域[ 1 ] 。在国外语言研究的影响下,我国语言学界对性别与语言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研究成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