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唐蕃战争史实试国家稳定统一的重要性
从吐蕃发展史实试析“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福,动荡分裂是祸”
靳宸 西南民大藏学学院民族学班1401
藏民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共有藏族人口5416021人,至2013年,这一数字则达到了630余万。藏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同时亦分布于四川、甘肃、云南等。这一主要居住在西南地区的民族,曾经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国,占据西部地区的中心地带,与当时中国境内诸多民族、国家进行过广泛且深入的交流。本文将通过分析历史上记载的吐蕃史实,探究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的重要性。
一、吐蕃建立
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吐蕃全境内共有大大小小十余个族、部进入了奴隶制社会,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政权,各部各族为了争夺领地与权力,纷争不断,极大地阻碍了社会安定与农牧业生产,藏族地区的发展陷入停滞。
公元7世纪,藏族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崛起于雅隆河谷地区,先后统一全国,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全境统一后,藏族人民团结一心,吐蕃呈现出管理有序、发展稳定的新局面。
松赞干布于逻娑(又称逻些,今拉萨)建都,其后将吐蕃全境划分为四个辖区,即四“如”。在四个“如”的地域里,分设长官、元帅、副将等,组成地方一级的军政管理机构,以不同颜色的旗帜和马匹,作为区别各如部的标志。其后,在国内制定严格的法律,任用贤能的大臣(其中以禄东赞在内的四贤臣最为著名),划分森严的品位与等级,使得吐蕃王朝迅速形成了稳定严明的奴隶制社会。
据《智者喜筵》记载,松赞干布命吞木桑布扎创制文字,又自东方汉土得工艺历算之术,自南方天竺译出佛经,自西方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处启用宝藏,自北方突厥等处去的法制条规,在文化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方面,藏籍记载臧河流域两岸牛羊遍野,农田相接,农田与牧场分别经营;藏地也引入了防旱、排涝措施,制定了全境统一的度量衡。由此农牧业生产和物品交换都得到了长足进步。
二、唐蕃战争
接下来,由松赞干布与唐室通婚这一重大事件起,唐蕃关系成为了吐蕃历史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和亲,又有对抗,战争与和平轮番上演。史料记载中,较为重大的唐蕃战役不下四十六次,互有胜负,其中牵涉到众多边境小国与民族,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可以说,唐蕃之间的关系史就是一首武力冲突与和平共进的变奏曲。从唐蕃几次战争的战况与胜负中,我们可以一窥国家社会的状况对战争胜负乃至国力强弱的决定性影响。
唐与吐蕃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发生于公元670年芒松芒赞在位时期,史称大非川之战。探究大非川之战的原因,可以追溯至公元638年。是时,松赞干布第一次派使臣前往唐朝请求和亲,但由于吐谷浑(今土族的先祖)从中作梗,使得唐太宗拒绝了这一请求。吐蕃从此便与吐谷浑交恶,而唐朝为了维护最为藩属的吐谷浑,不可避免地与吐蕃产生矛盾。
公元656年,禄东赞率大军十二万攻打白兰氐。藏族士兵骁勇善战,即便吐谷浑有唐朝支援,仍旧败走。此后吐蕃连年向吐谷浑发兵,直到663年,吐谷浑王北走凉州,吐蕃深入控制了吐谷浑内地。至公元670年(咸亨元年),吐蕃又攻破唐朝陇右道的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个重镇。
唐《册府元龟》中对当时的边事记录称:“咸亨以后,吐蕃复畔,寇边,掠有诸羌之地,西陷四镇,地方万余里。”
于是,在今青海湖南岸,大非川之战爆发了。史书记载称,唐朝举兵十数万,而吐蕃则以40万大军对抗,吐蕃大获全胜。在敦煌吐蕃文《编年史》中,有记载如下:“赞普驻沃塘,于吉马阔(大非川)击毙众多唐人。一年。”
大非川之战的败北使唐朝完全丧失了对吐谷浑的控制,吐谷浑故地彻底成为吐蕃的属部,吐蕃移民大量进入青海地区。以此地作为据点,吐蕃先后征伐陇右、河西等地,成为唐王朝的最大劲敌。
大非川战役发生前,吐蕃王朝在松赞干布、禄东赞等人的苦心经营下,形成了稳固的统一王朝,政治的稳定带来的经济的繁荣,而强大的经济实力则成为了军事力量的保证。尤其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是吐蕃王朝的情报机构。吐蕃不仅建立了同唐朝一样的斥候、驿传制度,并专门设有传递急快情报的飞鸟使。先进、发达的军事技术与执行军事指令的高效国家机器,是吐蕃能够在大非川之战中获胜的重要原因。
当然,世上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唐蕃之间的胜负也是如此。吐蕃在之后的第二次重要战争中损失惨重,这便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唐恢复四镇龟兹之战、唐军破吐蕃、突厥、泥熟等部之战。
公元692年,唐朝名将王孝杰大破吐蕃,收复龟兹、疏勒、于阗、碎叶,紧接着又在694年与吐蕃、阿史那妥子大战,“破吐蕃勃论赞刃、突厥可汗(阿史那)妥子等于冷泉及大岭,各三万余人”,更“破吐蕃万泥勋没驼城”。这几次由王孝杰主持的战役,堪称是唐朝面对吐蕃获得的最大胜利。
而在这几次重大败绩的背后,隐藏的是吐蕃当时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种种矛盾。
禄东赞死后,他所属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