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pdfVIP

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pdf

罕·怕慕克:遁求支 、吏亿发展的渴砻住 杨中举 内容提要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小说创作致力于探索以土尔其 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提出了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混杂性理想。他立 足于当代东西方文化冲突与发展的现实,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把自己视作博斯普鲁 斯海峡上沟通东西方的桥梁,主张混杂化是新生活的模式。在文学创作实践上他也 有机地把东西方文学中不同的艺术手法结合起来,形成了混杂性艺术风格。 关键词 奥尔罕·帕慕克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混杂性 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1952一)因其创作“在追求他故乡忧 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织的 新象征”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 文学院的这一评语充分肯定了帕慕克在探索 东西方文化关系与发展方向上的可贵贡献。 事实上,帕慕克本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过程, 就是在营造一座沟通、横跨东西方不同文化 的艺术“桥梁”,①他的创作不仅反映了东西 方文化冲突和交织的历史与现实,而且确立 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 杂性(hybridity):“我相信混杂化是新生活的 模式”。② 帕慕克出生于伊斯坦布尔市尼森塔斯 区,除去三年在美国作访问学者,他一直在此 生活并写作。伊斯坦布尔独特的地理位置、 历史文化影响着他,使他对文化的混杂性现 象特别关注:“我关心的是复杂性、混杂性和 事物的丰富性。伊斯坦布尔在地理上是个混 合之地,土耳其国家也是。百分之六十的人 保守,百分之四十的人寻求西化。两股力量 争论了不下200年。这种处于东方、西方之 间的悬置状态,就是土尔其的生活风貌。”③ 土耳其国土、特别是以伊斯坦布尔为主的地 区,处于欧亚大陆交汇处,著名的博斯普鲁斯 海峡把两个大陆既分开又相接,这注定了它 · 88 · 处于伊斯兰文明与欧洲文明碰撞、交流的前 沿,可以说一部土耳其历史就是东西不同文 化交锋的历史,几百年来,如何处理两种不同 文明的关系一直是土耳其政治家、历史学家、 文学艺术家关心的问题。帕慕克虽然宣称自 己不热衷于政治,但是他的作品大部分还是 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 “对于土耳其来说 ,西化主义者和伊斯兰主义 者之间的冲突与其说是斗争还不如说是一种 生活风尚。土耳其200年前就决定走西化之 路,至今仍在途中。国家的大多数斗争都围 绕这个问题。在我的小说《新生活》中我把它 变成了一场游戏,以反讽的方式审视它。” 其实,帕慕克从创作伊始就自觉不自觉地关 心着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他自己所言: “我所有的小说都是关于东西方之间隔阂与 融通的作品。”~1982年帕慕克出版的处女作 《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Cevdet Bey oe Ogulari),以帕慕克生活成长的伊斯坦布 尔尼森塔斯区为背景,写了一个富有的伊斯 坦布尔家庭三代人的故事,三代人的历史命 运表现了土耳其人逐渐被财富俘获,被西方 文化浸染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到帕慕克家庭 的影子,具有明显的自传性,帕慕克说这部作 品“讲述了一个家庭模仿西方资本主义家庭 的故事”@。也就是从这部处女作开始,帕慕 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 克关注起西方文化对土耳其的影响、伊斯兰 文明同西方文明的关系,并运用东西方文学 的多种艺术手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表现。 1983年出版的第二本小说《寂静的房子》 (SesizE ),运用西方现代主义内心独自式 的意识流手法,以五种视角——法鲁克、麦 汀、祖母法特玛、侍者瑞赛普、侍者的侄子哈 桑——对往事进行回忆,这个特点与福克纳 和伍尔芙的手法极为相似,可以看出帕慕克 受现代主义小说影响之深。小说情节之一回 忆了在最后一位土耳其苏丹统治时期,作为 家中长者的祖父的故事:他是个实证无神论 者,被放逐到伊斯坦布尔郊外的一处房子里, 发现东方已远远落后于西方,试图启蒙开化 东方,集中精力编辑了一部四十八卷的百科 全书,希望它能尽快地填补东西方之间的鸿 沟:“当我完成四十八卷全书的时候,所有要 表达的思想将全部表达出来,我将一举填补 东西方难以置信的鸿沟。每个人都会被迷 住。”(z)但是 1928年,由于土耳其实行语言改 革,他以土耳其语写的手稿被废止,这部全书 变得毫无用处,一些学者、艺术家生活在危 机、边缘之中。这一细节表明,彻底抛弃土耳 其文化与语言独立性的荒诞可笑,也表现了 东西方文化相互借鉴与学习的愿望。 1985年出版的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 堡》(Beyaz Ka1),叙述了一个来自威尼斯的 奴隶与一个奥斯曼土耳其学者的故事。两个 人物性格不同,土耳其学者富有冒险、冲动精 神,尊敬科学与理性;意大利奴隶无名无姓, 是个梦想家、讲故事的人、本能的生存者,两 个人物争相比较各自遵奉的文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