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敦煌.6寸版.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精品资料]敦煌.6寸版

敦煌 井上靖 1 第一回 湘中秀士醒梦悟道 河西蛮女骇世惊俗 宋仁宗天圣四年春,赵行德为了参加进士考试,从家 乡湖南农村来到京城东京。 当时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朝廷 为了防止武官专横跋扈,十分重用文官。自太祖以来,经 过太宗,直至仁宗,这个国策丝毫未加改变。故而军中要 职多由文职出身的官吏担任。“学而优则仕”,这已经成了 立身出世的必由之路。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题 名天下知”。 宋真宗曾亲自作了一首“劝学诗”,向天下人昭示了通 过读书求取功名利禄的捷径。诗曰: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一个人只要考取了进士功名,就可以“好马任骑,高 官任做”,甚至做到当朝宰相也未可知。各州通判之类的官 员更多从新科进士中擢选,所以世人皆信真宗诗中所言, 2 金钱美人都可通过读书一途获得。 赵行德赴京赶考的这一年,从全国各地会集京师的举 子就达三万三千八百人之多。而有望中鹄的却仅只五百人 左右。赵行德从春至初夏一直羁留在京,寄寓于西华门附 近一位同乡的家中。京师的大街小巷中到处都是来赶春闱 的人,他们的年龄参差不齐,有老有少。在这一段时间里, 赵行德已经在礼部通过了帖经、杂文、时务策论、诗赋等 考试,各科成绩俱佳。 时已入夏,天气渐热。太阳透过榆树的叶子照在马路 上。一日,行德收到赴吏部参加身、言、书、判考试的通 知。这种考试是一种综合考试,所谓“身”者,是指体貌 伟岸;“言”者,言词辨正;“书”者,楷法遒劲;“判”者, 则是指判文的文理优长。这个考试合格之后,就只剩下赴 金殿应答天子策问了。金殿应答中荣获头名者称作状元, 第二名称作探花,第三名称作榜眼。其实似这等出类拔萃 的人自不待言,就是其他取得优秀成绩的人也是笃定前程 似锦。 赵行德从来没有想过应试的人中有多少像他自己这样 “学富五车”的才子,他对此一向颇为自负。行德出身在 世代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可以说从小至今,三十二年中 3 不管何时何地,书籍未敢须臾离身。以往的历次考试对于 行德而言都很容易。此番进京,尽管已有成千上万的应试 者被各种各样的考试逐渐淘汰下去,但是行德认为自己要 是名落孙山之后,那简直是不可思议。 这一天赵行德来到考场,考场设在一座尚书府第之中。 很多应考者集中在四周围有回廊的中庭内等候考试。 当值监考官逐一唱名,再将点到名的应试者沿着长长 的走廊引到考场去。等候点名的应试者散布在中庭四周, 一个个蹙眉沉思,有的人找把椅子正襟危坐,有的人围着 一棵老槐树转踱方步。干燥的空气中凉风习习,倒也添人 几分适意。赵行德尚未点到名,他靠在大槐树下,忐忑不 安,只觉得时间难捱。不知不觉睡意袭来,他索性将眼睛 闭了,双手抱在胸前,仰面朝天。唱名声不断传出,行德 听来仿佛逐渐远去。不知何时,他已经睡着了。在梦中他 被引到天子身前,考场两侧鹄立着身着华服的高官重臣, 中央放着一把椅子。行德无暇细想,径直走到椅子跟前坐 了下去。坐定后,行德才发现前面不远处丹墀上薄幕低垂, 想必是天颜近在咫尺了。 “何亮的安边策所言何事?” 声震屋宇的发问来自幕后,行德大吃一惊,不觉出了 4 一身冷汗。所谓何亮的安边策,是指三十年前的至道三年, 当时在灵州视察屯田的永兴军通判何亮向宋真宗上的一道 有关边关问题的奏折。那时,朝廷正为西夏人屡犯西部边 境之事束手无策。西夏的问题从太祖的晚年时期直至今日, 一直是立国不久的宋王朝的大问题。何亮视察之时,正值 边关最为吃紧之机。其后讫今,仍无良策一举解决。 西夏是藏系唐古佗族建立的一个小国家。他们从很早 以前就蟠踞在五凉地方以东。五凉地方是一个所谓的“夷 夏杂居”之地,除唐古佗人之外,还住有以回鹘(今维吾 尔族)和吐蕃为主的其它少数民族。其中有几个还建立了 自己的小王国。但是到了太祖年代时,仅只西夏一族强大 起来,他们不但欺压其它小民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