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海外读书漫谈.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精品资料]海外读书漫谈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 收集在这本书里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曾在 《纽约时报》我主编的书评周 刊 《书苑》上发表过。其中凡编泽自《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文字都是我 太太金学文的业余劳作,其余则是在下所编撰。 写书评是件极苦的差事。下笔之前须先看究所要评介的作品,由于业余 时间所限,以及从当时 《书苑》对象是海外一般报纸读者这个实际出发,我 所考虑的首先是选材的知识性、趣味性,并以介绍为主,且每篇以3000字左 右为限。这个主客观条件和所抱的目的,就决定了本书选材芜杂,且难以做 到周全的评介。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编辑部看了我寄去的样品,认为似还可以介绍给国内 读者,同意汇编成书出版。这就是本书与国内读者见面的缘由。 古今中外,凡是书,似乎都应有 《序》或《跋》,以介绍作者及其写作 背景,或给该书作画龙点睛的提示,以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书内容。我们 这本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政治经济都有,简直可以说是无所统属的杂烩 一碟。因此, 《序》也云云,大可免去。但不管怎样,一本书印出来,这么 一件事,其前因后果总该向读者交代几句,因此,写了上述这些话。 林中 1996年9月于纽约昆士郡柏克威村 海外读书漫谈 艾森豪威尔是怎样一个人 —— 《艾森豪威尔》第一卷评介 史蒂芬·安布罗斯 (STEPHENE.AMBROSE)是一位历史学家。他曾从事艾 森豪威尔书信及文件的编辑工作。他计划写一套两卷集的艾森豪威尔传记。 现已完成的第一卷写的是1890年至1952年艾森豪威尔在军中从士兵到将军 时的情况。这是迄今为止有关这位后来成为总统的美国将军的最完全最客观 的著作。 《艾森豪威尔》一书所写的都是人们所熟悉的事情:30年代他驻菲律 宾,任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助手的那段漫长经历;在陆军参谋长乔治·马 歇尔将军领导下,任职作战部的那些岁月;在北非和诺曼底打的那些战役; 以及他迅速被提升、闻名于世的情况。 作者安布罗斯先生在本书最精彩的一个章节里,写了艾森豪威尔在童年 时代性格的形成过程。他将童年时代的艾森豪威尔在堪萨斯州埃比林居住时 的周围环境再现了出来。在埃比林,人们当时 “强调把事情干出来”, “不 要或尽量不要把时间”浪费在 “思考或反省”上。 安布罗斯对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的一些决定作出了评 价,他的一些评价将使艾森豪威尔的崇拜者感到震惊。他写道, “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的最大错误之一是未能 (在同盟国军开进欧洲时)及时地夺取并开 放安特卫普港,这是同盟国要在1944年结束这场战争的唯一真正机会。”艾 森豪威尔对此错误负 “直接的及主要的”责任。 这是很严重的指责,但这是有根据的,是作者对艾森豪威尔的指令备忘 录、日记及信件作了认真分析之后提出的。安布罗斯先生正确地指出,虽然 盟军总司令部向来知道非得等到从德国人手中夺取到安特卫普之后才能向德 国大举挺进,但 “艾森豪威尔还是准许了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置安特卫普于不 顾,而在阿恩黑姆搞即使是成功了 (后来是没有成功)也无重大影响的鲁莽 行动。” 在描述充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的艾森豪威尔时,著者着重写了艾森豪威 尔的妥协倾向以及他如何 “想取悦于其属下”。第二次世界大故期间,许多 美国将军都这样说。例如,乔治·巴顿将军说:“艾森豪威尔在做出决定时, 总是受到他最后听到的建议的影响。” 艾森豪威尔常因其在诺曼底战役中未能令蒙哥马利听其指挥而受到批 评。作者在本书中写得很清楚,身为同盟国军队最高统帅的艾森豪威尔不赞 成那位英国将军指挥那场战役的方法,但他 “从未给予明确有力的指令”来 确保那场战役按照他所要的打法来进行。与所有的美国指挥官一样,艾森豪 威尔信守那条传统的理论,即战场上的作战指挥官应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1942年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时,艾森豪威尔初次受到炮火的洗礼。盟军 在法属北非的登陆导致突尼斯之战及在北非法国居民和军队归谁领导问题上 的旷日持久的政治斗争。艾森豪威尔在当时和以后的时日对法国人都很恼 怒。在战争后期,他写道,除了天气之外,法国人给他造成的麻烦超过 “其 他任何方面”。他是在谈我们的同盟者,而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