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告文学:文体的时代尴尬——对报告文学“生存艰难”的本体质疑.pdf
2009年第 1期 (总第213期) 姓才论 THE NORⅡ 1ERN FORUM No.1.2009 Total No.213
报告文学:文体的时代尴尬
对报告文学 “生存艰难”的本体质疑
黄 浩 ,黄凡中2
(1.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报告文学在我国20世纪的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重要的社会传播作用。但进入90年代后期以 来,报告文学在社会文学生活中的价值愈来愈低。不仅报告文学不再有80年代和20世纪其他年代里的那 种辉煌,甚至到了少有人问津的地步。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人愤愤,也有人激辩。事实上,报告文学 所以会在90年代末期和新世纪初期出现生存尴尬,主要是由于其 “文体”上 “不三不四”的 “出身”造成 的。由于这种既文学又非文学,既新闻又非新闻的本性特征,客观上造成了社会接受的价值障碍。现在, 报告文学的历史使命 已经完成,我们有必要将它交还给历史。 [关键词]报告文学;不三不四;历史尴尬;阅读期待 [中图分类号]I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09)O1—0054—04
2007年,《文艺报》在 3月 1日分别发表了丁晓原、 王晖的 (2006年报告文学印象记》 (以下简称 “07印象 记”)和何建明的 《该认真 “报告”,认真 “文学”—— 当前报告文学创作之我见》(以下简称 “07我见”)两篇 文章。2008年的3月 13日, 《文艺报》又发表了王晖、 丁晓原的 《20o7年报告文学的年景写意》(以下简称 “08 年景写意”)。在 “08年景写 意”中,王、丁二位与在 “0r7印象记”中一样,也对报告文学的现状和发展问题 进行了某些评论 ,而何建明 “o7我见”一文,则是直接 对报告文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总体来说,这三篇文章,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世纪的报告文学问题进行了研究, 也得出了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与最近一些年来人们对报 告文学的各种说法一样,这三篇文章的发表,对我们今 天 “重新思考”报告文学问题,是很富有启发价值的。 不过人们也会看到,这三篇文章的作者虽然都试图在为 报告文学的生存寻找某种理由,他们都想给报告文学开 出一剂起死回生的 “药方”,可是他们所谈及的理由,却 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注 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报告文学的生存,本来就是 尴尬的。这种尴尬不是来 自于别的什么,就是 “报告文 学”这个 “文体”本身。
报告文学的现实困境。来自其文体 “出身” 的 “历史尴尬”
王晖在 “Cr7印象记”一文中认为: “粗鄙化与粗糙
[收稿 日期]2008—10—21
。 _。 。 — — 54 。·-——
化,是当下文学为人所病诟的顽症之一,报告文学也不 例外。在我看来,这一文体的粗鄙化主要体现在其趋利 与媚俗等方面。趋利,即相当数量的作品,甚至是发表 在著名的、权威的期刊上的作品大抵都逃不脱为金钱写 作的干系??而粗糙则显示出报告文学作家质素的低下、 艺术营构能力的缺乏。”在 “08年景写意”一文中,他 又继续了上次的话题。他说 :“我觉得 ,‘危境’确实存 在,相当数量的 ‘报告文学’只能说是假 冒伪劣的文字 产品,它们既算不上 ‘报告’,更不是 ‘文学’。”应当 说,王晖的评论其实是相当准确的。但是,他只是说出 了当下时代里 “一个普遍的文学秘密而已”。而报告文学 所以会对社会丧失价值,社会所以会对报告文学 “冷面 相对”,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什么王晖所称的 “粗鄙化与粗 糙化”,也不在于他所以为的什么趋利动机和报告文学作 家的 “质素低下”问题,而是在于:报告文学作为一个 “文学物种”,它是在历史中 “杂交”产生的。而且杂交 后的报告文学始终是一种 “双性生存”,这就注定了它无 法正常生长。 我们知道, “报告文学”这个概念,来 自于 1930年 左联执委会的决议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形势及我们的 任务》一文。文中说:“创造我们的报告文学吧!这样, 我们的文学才能够从少数特权者的手中解放出来,真正 成为大众的所有。”后来,左联的 《文艺新闻》又着重对 “报告文学”这种文体进行了强力推介。在一个新闻传播 尚不发达的历史时期中,在一个大众报媒相对欠发达的
历史阶段里,在一个实话难说的新闻历史条件下 ,在一 个新闻媒介几乎不会关心民问疾苦的历史时区中间,在
一 个需要文学扮演诸多社会工具角色的中国社会 ,在一 个 “文学为社会首重”和 “重要社会武器 (工具)”的时 间过程,很自然会 “出生”这个由文学为主体骨架,由 新闻信息为血肉内容的 “杂交化”的 “报告文学”体裁 做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西方文学中,则是没有一个 叫作 “报告文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