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豪侠、官侠--中国古代文学侠特征的异变及原因.pdfVIP

游侠、豪侠、官侠--中国古代文学侠特征的异变及原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侠、豪侠、官侠--中国古代文学侠特征的异变及原因.pdf

第 24卷 第 3期 Vo1.24 NO.3 菏 泽 师 专 学 报 Journal of Heze Teachers Colege 2002年 8月 Aug. 2002 游侠、豪侠、官侠 — — 中国古代文学侠特征的异变及原 因 刘希欣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00)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侠以《史记》中的游侠、唐传奇中的豪侠、清侠义公案小说中的官侠最具代表 性。由于时代特点、文化背景、创作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侠客特征出现了异变:他们生存的环境从江湖转换到 了庙堂;他们的追求由不求闻达到注重侠义建功;他们的精神内质从江湖意气转变为恋主情结。本文从创作 主体、社会环境、民众心理三个方面剖析了侠特征出现异变的原因。 关键词 :《游侠列传》 唐传奇 侠义公案小说 游侠 豪侠 官侠 侠特征异变 异变原因 中图分类号:I 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6318(2002)03—0008—05 中国古代崇侠尚武的意识源远流长。从春秋战 国到明清的几千年中,代代皆有侠客纵横驰骋。侠 客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人群,不仅生活在古代 中国 的各个历史时期,而且深入到社会 的各个层面:“古 来 自伊尹、孔孟而后,上 自缨簪,下至岩穴,以及妇人 女子笄髦之流 ,何代无侠,何侠不奇”。 关于侠客受 崇拜的原因,前人也曾有论及。早在汉代,司马迁在 《史记 ·游侠列传》中就指出了侠客受崇拜的社会原 因:“缓急,人之所时有也。”而其内在的文化心理因 素,则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述 :“一般民众 ,在受了极端 的暴政的压迫之时,满肚子的填塞着不平与愤怒,却 又因力量不足,不能反抗 ,于是在他们幼稚的心理 上,乃悬盼着一类 ‘超人’的侠客出来 ,来无踪,去无 迹的,为他们雪不平 ,除强暴。” 西汉建国之初,任侠之风盛行,出现了许多急人 之急,矫然不群的游侠,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对其 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赞。“权行州里 ,力折公侯”,但 被视为“以武犯禁”的侠客在两汉便遭到了压迫 、消 解和分裂。正史在《汉书》后也不作列传记载。现实 中不得 自由的侠客于是走进了文学创作。 若将唐传奇视为中国小说的真正开端,那么侠 客在中国小说史上的第一个投影,便应在唐传奇中 寻找,而“豪侠”恰是唐传奇三大表现题材之一。豪 侠义士题材的小说在唐代获得 了长足发展,不仅作 品数量众多③,而且类型丰富。形象鲜 明的豪侠第 一 次在小说中获得了集中的艺术表现。 至明清,长篇武侠小说又蔚为大观,特别是在清 代后期又出现了由侠义小说 、公案小说合流而成的 侠义公案小说。侠义公案小说中的侠客不同于《史 记》中的游侠,也不同于唐传奇 中的豪侠 ,他们既保 持了秦汉以来古代侠客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传统 精神,又消减了向来民间绿林侠客对抗官府 、替天行 道的反抗精神,成了具有浓厚报恩忠君思想,乐为统 治阶级利用的“官侠”。 由历史现实到文学创作 ,由两汉到明清,侠客的 特征产生了异变。如果将《史记》、唐传奇和以《三侠 五义》为代表的侠义公案小说作为文本,结合时代特 点 、文化背景 、创作的心理等因素来解读游侠 、豪侠 和官侠 ,就可以找出中国古代文学 中侠客特征演化 和异变的线索及原因。 一 、从游侠 、豪侠到官侠 。侠客特征的演化和异 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 (一 )忠为百世 荣 义使 令名彰 — — 从横行 江湖到皈依 庙 堂 按照曾国藩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 ·游侠列传》 中实际上将侠客分为三种 :“布衣间巷之侠 ,一也 ;有 土卿相之富,二也;暴豪恣欲之徒 ,三也。” 司马迁 对“不爱其躯 ,赴士之厄困”的游侠给予极高的评价 和极大的同情,尤其是对其 中地位低下 的布衣之侠 更是推崇有加,因为在他看来 ,“布衣之侠”才是真正 收稿 日期 :2002—06—27 作者简介 :刘希欣(1978一),男 ,山东鄄城人 ,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8 2002血 刘希欣:游侠、豪侠、官侠 第 3期 的游侠 ,“卿相之侠”如孟尝君辈“显名诸侯”并不难, 而“暴豪恣欲之徒”只会 “侵凌孤弱 ,恣欲 自快 ,游侠 亦丑之”,“至如闾巷之侠 ,修行砥名 ,声施于天下, 莫不称贤,是为难耳。”故“游侠列传”中详细记载的 朱家、郭解全是布衣之侠。 相对于安居庙堂的“卿相之侠”,布衣之侠因“救 人于厄”,而“时 扦 当世之文罔”,不免常有 杀身之 虞 ,故必须隐身江湖。朱家、郭解俱是汉初大侠 ,他 们救人性命 ,藏亡纳死,调解纠纷 ,“以身躯借交报 仇”,常常急贫民之所急,“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全力救贫扶弱,是以朱家、郭解在江湖上具有极高的 威望。朱家“自关 以东 ,莫不延颈愿交焉”。郭解入 关 ,“关中贤豪知与不知 ,闻其声 ,争交欢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