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4温里、行气、消食药研究报告.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顾锡冬 温里药 第十二章 温里药 以温里祛寒,主治里寒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所谓里寒,包括两个方面: 1、实证,为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呕逆泻利、胸腹冷痛、食欲不佳等脏寒症,必须温中祛寒,以消阴翳; 2、虚证,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生,而见汗出恶寒、口鼻气冷、厥逆脉微等亡阳症,必须益火扶阳,以除厥逆。 附子 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 功效应用: 1、回阳救逆——主治亡阳证。 纯阳燥烈,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 2、补火助阳——治诸阳虚证。 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 3、散寒止痛——用于寒痹证。 秉性纯阳,温散走窜,散寒力大。 附子药性刚燥,走而不守,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温里扶阳的要药。 如属阴虚阳盛,或假寒真热之症,误用附子,则如火上添薪,反使病情增剧,不可不慎。 附子之配伍 配干姜,可增强回阳救逆的功效; 配人参,则温阳益气; 配肉桂,可补阳益火; 配白朮,可温脾燥湿; 配茯苓,能温肾利水; 配桂枝,可温经止痛; 配熟地,能补阳滋阴; 配苍朮,可散寒除湿; 配黄耆,可温阳固表; 配麻黄,可温经发表。 附子中毒与处理 乌头碱对各种神经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 症状:先有唇舌发麻、手足发麻、恶心,继之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可能突然而死亡。 处理: 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休克可用正肾上素、美速克新命。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可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等。 中药方面,可用肉桂泡水催吐,生姜四两、甘草五钱,或绿豆四两、甘草二两,煎服;或用甘草、黄连、犀角煎服解毒。 川乌、草乌、附子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三药均为毛茛科植物,来源相近,均有毒,功能散寒止痛、祛风湿,治风寒湿痹痛及寒凝疼痛。 同中之异: 毒性:草乌川乌附子, 功用:草乌、川乌祛风散寒、止痛优于附子。 不同点: 附子为回阳救逆要药,尚可补火助阳,治疗亡阳证、阳虚证为他二药所不及。 干姜 温中散寒—特点:长于温脾散寒。用于寒凝脾胃证。 回阳救逆—亡阳证。 温肺化饮—寒饮喘咳。 注意:阴虚、孕妇慎服。 姜六药 生姜辛温,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毒,走而不守;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回阳救逆,能走能守; 炮姜苦涩温,温经止血,守而不走; 煨姜性温长于涩肠止血; 生姜汁辛温,功能和胃止呕,开窍; 生姜皮辛凉,功能利水消肿。 肉桂 辛、甘、大热。入肝、肾、脾经 功效: 1、补火助阳——用于肾阳虚证,特点:善补命门之火。 2、散寒止痛——寒凝疼痛,寒凝脘腹冷痛,寒湿痹痛等 3、温经通脉——寒凝血瘀的痛经,闭经等。 研粉吞服或冲服,本品含有挥发油,不宜久煎,须后下,或另泡汁服。 不宜与赤石脂同用(十九畏) 桂六药 肉桂为樟科肉桂的树干皮,长于补命门火; 官桂为肉桂的粗枝皮或5—6年的幼树树干皮,功似肉桂而力弱; 桂心为肉桂除去内外皮的中间部分,功似肉桂而力强; 桂心木为肉桂的木质部,不堪入药; 桂枝为樟科肉桂的嫩枝,发表解肌,温阳化气,温通经脉; 桂皮为樟科天竺桂或阴香等的树皮,功能温暖中焦,多做食料,与肉桂等不同。 肉桂与桂枝异同 相同点:肉桂为树皮,桂枝为嫩枝,两者同出一本。辛、甘,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治疗寒凝经脉之痛经、闭经以及风湿痹痛等。 同中之异: 桂枝性条达,温通经脉胜于肉桂; 肉桂性热,散寒止痛优于桂枝。 不同点: 桂枝气薄,主上行而散表寒,走四肢而温通经脉; 肉桂气厚,主温中而止痛,且能下行而补肾阳,又可引火归源,常与附子同用。 吴茱萸 辛、苦,大热。有小毒。入肝、胃、脾、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止呕、燥湿 应用: 1、寒凝疼痛证,厥阴颠顶头痛、寒湿脚气肿痛、宫冷不孕、脘腹冷痛等,特点:善散肝经寒邪 2、胃寒呕吐证,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脘痞。 3、虚寒泄泻,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 4、湿疹、湿疮,研末用米醋调敷足心(涌泉穴) 5、引火下行,虚火上炎之口舌生疮、高血压等 吴茱萸与藁本治疗头痛之区别 相同点:二者均治疗颠顶头痛; 不同点: 吴茱萸暖肝散寒止痛,重在治肝经寒气上逆之颠顶头痛; 藁本发散风寒止痛,重在治外感风寒之颠顶头痛。 小茴香 散寒止痛—疝气痛,特点:善散下焦寒气。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等。 理气和中—中焦虚寒,气滞腹痛,脾胃气滞、冷气疼痛等。 本品炒热布包,温熨痛处,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可用于寒疝痛,睾丸偏坠,少腹冷痛 八角茴香:功似小茴香而善上行,治疗胸胁气滞痛效佳。 第十三章 行气药 气的运行生理病理 在生理上,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而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