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案.docVIP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教案 【课程标准】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教学目标】 目 标 内 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怀才不遇;投奔秦国 对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通过对商鞅变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比较能力。认识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对这一时期变革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乃是生产关系演变的原动力,使学生懂得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道理。 问题探究 概括阐释 历史比较 史料论证 通过对商鞅变法具体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认识商鞅变法的创新精神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严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普遍推行县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改革旧俗 【导入新课】 引用历代名人、学者对商鞅的评价来导入本课的学习: ☆《战国策?秦策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 ☆东汉史学家班固说:“商鞅挟三术以钻孝公。”又说商鞅是“衰周之凶人”(《汉书?叙传上》)。 ☆唐朝诗人杜甫:“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 (《述古三首》)。 ☆贾谊《陈政事疏》说商鞅“遗礼义,弃仁恩”,放弃思想文化的建树而专力于军事政治的进取,竟然导致“秦俗日败”,社会风习颓坏,世情浇薄。家族间的亲情纽带也为实际的利益追求所斩断。 ☆北宋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以他的变法,开秦扫天下的先声。”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经批评:“他(商鞅)欲致富强而已,无教化仁爱之本,所以为可罪也。”(《朱子语类》卷五六)就是说,只是片面追求国家“富强”,而放弃了执政者首先应当致力于文化建设的基本责任。 ☆明代学者张燧曾经夸奖他:“(商)鞅一切不顾,真是有豪杰胸胆!” (《千百年眼》) 商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商鞅变法》。 【讲述内容】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1、商鞅其人:原名公孙鞅,又称卫鞅 【合作探究】1:商鞅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 (1)个人因素:出生于贵族家庭,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鞅少好刑名之学,推崇李悝学说,是李悝的学生) (2)时代影响:士人热衷于游说诸侯,建功立业 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 投身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未受魏惠王重用 后来,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强大。公元前340年,商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河西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3、投奔秦国,主持变法 (1)献策 秦孝公求贤,商鞅投奔秦国,建议改革变法,富国强兵。 【合作探究】2:阅读“学习之窗”:想想看,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 (1)战国时代的特征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2)王道即儒家治国理论(以礼治国,实行仁政),不符合时代要求。 (3)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变法改革,以法治国),符合孝公称霸需要。 认识: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进程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受到重用,主持变法 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B356和B350年两次变法。 (3)功勋卓著 晋爵大良造,赐封于商,故称商鞅或商君。 过渡: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理论;宗旨是富国强兵;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各个方面。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1、经济——“以农求富” (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 ①含义:“开”:重新设置;“阡陌”:纵阡横陌,是井田中间的灌溉渠和道路;“封疆”:是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 ②实质: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作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提高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比较:井田制与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制度 生产关系三大要素 废井田意义 生产资料归属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产品分配 井田制 国有 (周王所有) 奴隶主驱使奴隶劳动,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