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冲突:两种文化的冲突——评《喜福会》.pdfVIP

母女冲突:两种文化的冲突——评《喜福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母女冲突:两种文化的冲突——评《喜福会》.pdf

100 母女冲突:两种文化的冲突 李雪梅 母女冲突 :两种文化的冲突 — — 评《喜福会》 李雪梅 (达县师专外语 系,四川 达州 635000) 摘 要: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描 写了四对母女之 间持续不断的矛盾冲突。展示 了中美两种 文化的碰 撞,以及这 种碰撞对华裔心灵上的影响。小说 中展现的母女之 间的矛盾冲突正好集中反映了两种文化的相 互冲突。 关键词:谭恩美;喜福会;母女;文化;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 :1712.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1465(20o4)ol一0100—04 CoNFLICTS BET、VEEN M oTHERS AND DAUGHTERS ARE THE CoNFLICTS BETⅥ EN TW o CULTURES — — On刀 Joy l_atck Club LI Xue.mei (Department of 嘶 I Ixmguages。Daxian Teachers Colege,Dazhou 635000,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American wonlan writer,Amy Tan,describes the colliding be 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 ture,an d its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American’S mind.By analyzing the confl icts among the four pairs of mothers and daughters in her novel, Joy Luck Club,the confl icts between the mothers and daughters reflect in fact,the co nfl ict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Key words:Amy Tan;The joy Luck c2曲;mothers and daughters;cultures;conflicts;mixing 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华裔作家的作 品不仅广泛受到书评家的赏识,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有些已经或即将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谭恩美(Amy Tan)和 汤亭亭(Marine Hong Kingston)在当今最具盛名。汤亭亭在 论谭恩美》[ ]一文中,承认谭恩美比她拥有普遍的读者群, 而她自己在学术界拥有更牢固的地位,她用托妮·莫里森和 艾丽斯·沃克之间的差异为例比较了她与谭恩美之间的区 别:前者在学术上地位强,而后者在普通读者中更有名。l-2 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是谭思美1989年发表的第一部 小说,该书曾获“全美图书奖”、“全美图书评论奖”,以及 “1990年海湾地区小说评论奖”,并被选人《诺顿文学入门》教 材,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9个月之久,销量高达230 万册。同汤亭亭的女勇士》一样,《喜福会》也是作者根据自 身的经历,选取移民母亲和生长在美国的女儿之间的矛盾冲 突作为素材,表达了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 心灵历程。王裕秋认为,华裔文学的崛起与华裔作家的双重 身份和双重视野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他们接受美国的教 育,另一方面又接受从祖先那里承传下来的中国传统。他们 的创作带有美国本土的特色,又汲取了中国故土的营养。因 此,华裔作家的作品在美国可谓别具一格,受到读者青 睐。’[ ] 谭恩美,祖籍广东台山,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的奥克 兰,7O年代获得语言学硕士学位。在美国长大的谭恩美承认 中国文化对她有着深刻的影响。她在 1987年首次访问中国 时说:“我一踏上中国国土就变成了中国人。”喜福会》明显 地带有自传成分,作者的经历同本书中的吴精妹非常相似。 谭恩美在她母亲病重的时候发誓如果母亲的病好了,就和她 一 起回中国,去探望母亲当年遗留在中国的女儿。谭恩美和 收稿 日期 :2003—03—05 作者简介 :李雪梅(1968一),女,四川南江人 ,达县师专外语系讲师 ,主要从事美国当代文学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二oo四年第一期 101 母亲回到中国有了亲身的体验,对母亲有了深刻的了解,母 女问一度紧张的关系变融洽了。喜福会》是一部划时代的 反映华人在美国的矛盾冲突的好小说,作者选材新颖,写作 技巧独特。她融合了东西方写作技巧,把中国传统的章回小 说、麻将理论同西方的“四季理论”相结合,成功地塑造了四 位母亲四个女儿鲜明生动的形象,她以她独有的细腻笔触描 绘出八位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喜福会》不仅向西方读者 表现了中国古老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