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泰与名人故事五四班.ppt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与名人故事五四班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班会课 泰和名人故事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快阁名闻天下,始于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的名诗《登快阁》。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江西诗派首领,在北宋诗坛上,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齐名,世号“苏黄”。黄庭坚任泰和知县时,也常登阁游憩,并于元丰五年(1082)赋诗一首: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陈循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陈循(1385—1462),字德遵,号芳洲。泰和县澄江镇城东人。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状元,官至太傅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华盖殿大学士。他一生有过辉煌,也有坎坷,最后含冤而终。 少年时代 陈循生于明洪武乙丑年(公元1385年)二月十六日寅时,五岁丧母,十岁丧父,仲兄早卒,独与比他大十岁的长兄德逊相依,兄弟二人团结相处,和舟共济,生活清苦。但他少年时候,就以聪慧闻名乡里,“初入乡塾读书,不三数过辄背诵,老成咸异之。叔父陈一敬罢官归,从受业,大有造诣”(《南寮陈氏宗谱》)。陈循十七岁为邑庠弟子员,文学已出其辈类,部使者行县,屡试之,在高等,声誉籍然。永乐甲午年(公元1414年)乡试第一(解元),第二年,礼部会试第二,按会试考官拆卷第一名是陈循,因主考官梁潜是江西泰和人(洪武二十九年举人),与陈循是同乡避嫌,遂改以洪英第一(会元)。殿试时陈循终于以实力获得状元。他是明代第十二名状元,也是在北京录取的第一名状元,明朝前期的十一名状元都是南京考取的。本邑先有谶云:“龙洲过县前,泰和出状元。”杨士奇在南京寄二绝,其一云:“龙洲过县千年谶,黄甲初登第一名,从此累累题榜首,东城迎喜过西城。”其后六年,城西曾鹤龄举进士第一,后十八年,真定(今河北正定)曹鼐为泰和典史补进士第一。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从政翰林 陈循高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他对朝廷的典章制度非常熟悉,为官后常随侍帝王左右,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在朝四十三年,是重要侍臣之一。明成祖朱棣至北京,命他取秘阁书进宫,于是便留在朱棣身边。洪熙元年(1425)任侍讲。宣德初年(1426)受命入直南宫,日承顾问,并赐给玉河桥西面的一座豪华府第。宣宗朱瞻基巡视时,陈循仍是随从,不久升侍讲学士。正统元年(1436)兼经筵讲官,后进翰林学士。共事有少傅杨士奇、杨荣、尚书杨溥,内阁学士高毂、商辂、萧镃、王文,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兵部侍郎于谦等。起初朝廷大事,官吏和百姓建言,以及奏章的草拟,都是“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史称“政归三杨”。到正统九年陈循入文渊阁,典机要事务时。杨士奇、杨荣,已先后去世。陈循和曹鼐(今河北正定人,宣德八年癸丑科状元)、马愉(今山东临朐人,宣德二年丁未科状元)三人掌内阁。由此,内阁三大臣皆为状元郎。礼部遵照常例由杨溥主议大事,英宗朱祁镇认为杨溥已年老,应休息颐养,命陈循等予议。陈循受圣旨:“凡处军国重务、应制等文字及大官给膳,悉同士奇,日侍经筵讲说史故事如故。”正统十年(1445)年陈循晋升户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正统十四年(1449年8月底)又升为户部尚书,仍兼其它职务。景泰元年(1450)升为首辅,景泰二年(1451)升为少保太子太傅兼文渊阁大学士进华盖殿大学士。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陈循是一个富有才学的台阁重臣,怀抱着治理国家和减轻人民痛苦的愿望,又好为排难解纷。在宣德时期,御史张楷献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