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均衡法评价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作业答案.docVIP

水均衡法评价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作业答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均衡法评价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作业答案

水均衡法评价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某研究区为一个完整的地下水系统,含水层由第四系松散的砂砾石层组成。面积为1000km2,地下水主要接受降雨入渗和山前侧向补给。具体为:西部边界为山区地下水侧向补给边界,东部为地下水排泄边界(向河流)。根据水文气象资料,均衡期为1995年7月~1996年6月(一个水文年)。在均衡期内,降雨量为450mm,地下水侧向补给量2500(104m3,降雨入渗补给量为11250(104m3,地下水通过东部边界向河流的排泄量为6000(104m3,人工开采量为12000(104m3。(该图为示意性图) 请完成如下问题: 写出该地区地下水均衡方程式; Q补--降雨入渗补给量;Q侧向-侧向流入补给量;Q基流-基流量;Q开-人工开采量 计算地下水均衡,将数据填入表格中,分析地下水补排量的比例关系,说明该均衡期内是正均衡还是负均衡; 均衡项 项目 水量(104m3) 占补排泄量比例(%) 补给项 降雨入渗补给量Q补 11250 81.82 侧向流入补给量Q侧向 2500 18.18 小计 13750 100.00 排泄项 基流量Q基流 6000 40.00 人工开采量Q开 12000 60.00 小计 18000 100.00 均衡差(补排差) -4250 负均衡 根据下面给出的历年降雨量资料,计算累积频率,填入下表,并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降水量频率曲线,在图中,标出丰水年、枯水年,平水年及计算年对应的降水量;指出本均衡年降水量是丰水、枯水还是平水年; 年份 降水量 (mm/a) 序号 出现的年份 降雨量(mm/a) 累积频率(%) 1950 538.3 1 1992 1065 4 1951 624.9 2 1980 998 8 1952 663.2 3 1983 964 12 1953 591.7 4 1998 884 16 1954 557.2 5 1990 789 20 1955 998.0 6 1987 769 24 1956 641.5 7 1991 733 28 1957 341.1 8 1997 709 32 1958 964.2 9 1984 687 36 1959 687.3 10 1977 663 40 1960 546.7 11 1981 642 44 1961 509.9 12 1976 625 48 1962 769.2 13 1988 616 52 1963 615.5 14 1993 607 56 1964 417.1 15 1978 592 60 1965 789.3 16 1994 587 64 1966 732.9 17 1979 557 68 1967 1064.5 18 1985 547 72 1968 606.7 19 1975 538 76 1969 586.7 20 1986 510 80 1970 567.4 21 1995 499 84 1971 587.7 22 1989 417 88 1972 709.0 23 1996 401 92 1973 883.5 24 1982 341 96 假设该地下水系统西部边界侧向补给量为一个稳定值(即不随降雨量变化),降雨入渗补给量随降雨多少变化,已知研究区内降雨入渗平均补给系数为0.25;请计算丰、平、枯年份对应的降雨量条件下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填入下表:单位: 代表年份 降雨量 (mm) 降雨补给量 (104m3) 地下水补给总量(104m3) 丰水年 1987 769 19225 21725 枯水年 1975 538 13450 15950 平水年 1976、1988 620 15505 18005 多年平均   637 15921 18421 式中:——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m3/a); ——分别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的地下水补给资源量(m3/a); n1、n2、n3——分别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在观测资料年中出现的次数。 第三章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水均衡法练习 1 枯水年,538mm 丰水年,769mm 计算年,450mm 553853538538538538 平水年,620mm 553853538538538538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